儿童发现腹部包块莫大意,一定要及时就医。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具体如下: 肿瘤形态与边界 - 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的肿块,较大肿瘤可占据一侧肾区大部分空间,甚至跨越中线。 - 边界:多数肿瘤边界清晰,有假包膜形成,但当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时,边界会变得模糊。 肿瘤密度 - 平扫:肿瘤密度常不均匀,因肿瘤内存在出血、坏死、囊变等。与正常肾实质相比,可为稍低或等密度,少数为稍高密度。 - 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实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与强化的肿瘤实质对比更明显。 肿瘤位置与肾脏关系 - 位置:肿瘤多起源于肾脏的上极或下极,以单侧多见,少数为双侧。 - 肾脏改变:肾脏可被肿瘤推压、变形、移位,肾实质受侵犯时,可见肿瘤与肾实质分界不清,肾盂肾盏可受压变形、移位或破坏。 周围组织与器官受累情况 - 侵犯周围组织:当肿瘤侵犯肾周脂肪时,肾周脂肪间隙模糊、消失,可见条索状影。 - 淋巴结转移:可出现肾门、腹主动脉旁等区域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可有不同程度强化。 - 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为肺,CT可发现肺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影,边界可清晰或模糊。肝转移时,肝内可见低密度占位。#医学影像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肝癌四期:理解病情,科学应对(二) 四期肝癌的常见表现: 晚期肝癌的症状往往更显著且多样: 原有症状加重: 右上腹疼痛加剧、腹胀(可能伴随腹水,腹部隆起如怀孕)、食欲极差、体重骤降、明显乏力虚弱、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皮肤瘙痒。 转移灶相关症状: 肺转移: 咳嗽、咳血、呼吸困难、胸痛。 骨转移: 剧烈骨痛(尤其在夜间)、易发骨折。 脑转移: 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变化、抽搐、肢体无力、性格改变。 淋巴结肿大: 颈部、锁骨上等部位可触及无痛性肿块。 治疗策略:个体化与综合治疗 四期肝癌的治疗方案高度依赖个体情况(转移部位/数量、肝功能、体能状态、基因检测结果等),常需多学科团队(MDT)共同制定: 全身性药物治疗是核心: 靶向药物: 如仑伐替尼、索拉非尼、多纳非尼等,针对肿瘤生长的特定“靶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如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方案)等,解除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刹车”,让自身免疫细胞攻击肿瘤。 化疗: FOLFOX方案等,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应用相对减少。 联合治疗: 靶向+免疫、双免疫等联合方案是当前重要方向,旨在提高疗效。 局部治疗(针对特定病灶): 局部消融/放疗: 针对引起严重症状(如剧烈骨痛)或数量有限的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治疗。 肝动脉介入治疗(TACE/HAIC): 若肝脏仍是主要负担,可能用于控制肝内肿瘤。 放射性栓塞(TARE): 对部分肝内病灶有效。 支持治疗是基石: 最佳营养支持: 对抗消耗至关重要。 专业疼痛管理: 按阶梯规范用药,充分止痛。 腹水处理: 限盐、利尿剂、必要时腹腔穿刺引流。 心理社会支持: 关注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健康。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6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2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