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8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9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4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1
在中式八球(中八)走位中,滑动和滚动是母球与目标球碰撞后控制分离角的核心物理原理,直接影响走位的精确性。以下是两者的关键区别和应用要点: 1. 滑动(Slide) •原理:母球与台布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初始阶段母球不旋转(或旋转未主导),以滑动为主向前运动。 •典型场景: ◦无旋转击打(中杆击打):母球在滑动阶段与目标球碰撞后,遵循“90度法则”(分离角≈90度)。 ◦低杆击打初期:母球在滑动阶段碰撞目标球后,分离角大于90度(因反向旋转尚未生效)。 •应用: ◦走位范围大:滑动阶段的碰撞适合需要较大走位空间的情况(如绕过障碍球)。 ◦力量控制:小力击打时,母球可能全程保持滑动,需预判分离角。 2. 滚动(Roll) •原理:母球与台布的摩擦力使其从滑动过渡到纯滚动(无滑动),此时母球带有自然的上旋(前旋)。 •典型场景: ◦高杆或自然滚动:母球在滚动状态下碰撞目标球时,分离角小于90度(因上旋作用)。 ◦中高杆持续跟进:母球滚动阶段碰撞后,会沿目标球运动方向跟进(分离角缩小)。 •应用: ◦精确控制:滚动状态适合短距离走位(如叫位黑八)。 ◦旋转补偿:通过调整击球点(如高杆)主动利用滚动缩小分离角。 核心技巧与结合应用 1.力量与旋转的平衡: ◦大力击打时,母球滑动阶段较长;小力击打则更快进入滚动。 ◦通过调整出杆力度和杆法,控制母球在碰撞时处于滑动或滚动阶段。 2.分离角修正: ◦滑动为主(如低杆):分离角增大,需预留更大走位空间。 ◦滚动为主(如高杆):分离角减小,母球更贴近目标球路径。 3.实战案例: ◦大范围走位:用中杆滑动碰撞,利用90度法则规划路线。 ◦细腻叫位:高杆击打使母球滚动,缩小分离角贴近下一目标球。 总结 •滑动适用于需要自然分离角(接近90度)的走位,依赖初始动力。 •滚动通过旋转主动修正分离角,适合精确控制。 •高手通过调整击球点、力度和旋转比例,灵活切换两种状态,实现复杂走位。练习时需多观察母球在不同阶段的运动特性,形成肌肉记忆。#一杆清台 #上热搜 #抖音推广 #台球🎱 #精彩瞬间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