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1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9
有一本书《潜规则》,作者吴思,十几年前挺火的,现在又火起来了。他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血酬定律,最早还是在网吧论坛里看到的,那会儿的好东西是真挺多的。中国人最熟悉的规则是潜规则,潜规则就是现实存在,但不好明说的规则,我们在生活中遵循更多的不是显规则,而是潜规则,潜规则不是个体规则,是整个系统规则,甚至就是系统本身,不遵循就是异类,异类是要被烧死的。历史学者吴思,举历史上的例证,详述何为潜规则,潜规则如何产生,以及潜规则之害,研究历史,主要还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并且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预案,吴思不是书斋型学者,他的述作没有废话,几乎是掰开嘴把数十年思考的精益喂给你,一个吴思当然改变不了现实,但读吴思至少可以知道现实何以至此,关于阅读,如果真有偷懒的办法,那就去读读吴思,读读这本潜规则,买书嘛,不寒颤。有些人,光是遇见就已经够倒霉了,一旦错过,真TM的谢天谢地,茫茫人海,相识一场,也是报应。世间有无数种关系,友情亲情同袍之情商道盟友……这些关系各有各的不便,各有各的纠结,每多虚伪或者退让,唯有一种关系最为真实简单,能够清楚地看到对方的想法,而不需要太费脑子,那就是牌友。但如果你不喜欢玩牌,更不擅长玩牌,既然如此,我建议你从一开始就不要上桌。如果不信邪想试试,必须要有随时有掀桌子的勇气,趁早可以重新来再一局。
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1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一代谍王金无怠 金无怠(1922-1986),先后就读于辅仁大学、燕京大学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外广播情报处翻译人员、分析家、档案管理人员。曾任美国东亚政策研究室主任,并多次受到嘉奖。 在长达37年的潜伏生涯中,金无怠默默为祖国提供了大量珍贵情报。朝鲜战争战俘遣返谈判、越南战争以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等重大历史事件背后,都有他无声的身影。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的神秘电报“沿途千万不要下船”,50多年后人们才知道,那是金无怠发出的警告。 1985年,由于叛徒出卖,已经退休4点多的金无怠被捕。美方提出指控,称金无怠自1952年以来,长达30多年间,向中国大陆提供情报并保持联系。 1986年2月,法院陪审团裁定,对金无怠所有17项指控罪名成立,其中包括6项间谍罪。 妻子周谨予曾在回忆录中说,成婚23年,她对金无怠从事情报活动毫无知晓。 1986年2月21日,在拘留所,金无怠对狱中的监控模式了如指掌,早餐过后,仅有短短一小时无人进行监控,他利用这宝贵的时段,声称食物不干净,想要呕吐,向狱警提出需要一个塑料袋,然后用鞋带绑住塑料袋蒙头自杀,时年63岁。 在他的绝笔信中,他引用了年少时在北京香山看到的一副对联:“山中不知岁月,世上哪有神仙?”这是他对人生的淡然,也是对信仰的坚守。 金无怠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默默奉献,什么是至死不渝。他的故事,是一段隐秘而伟大的传奇,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1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8
赵少康的算计!阿修罗热评 赵少康给同阵营贴"红统"标签的三重算计:撇清统派关联、收割中间选票、巩固党内地位。这种政治操弄正撕裂蓝营、透支公信力、伤害两岸关系,终将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困局。唯有放下标签政治,方能避免"机关算尽太聪明"的结局。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有用 一、言行本质:“贴红统标签” 是精心算计的政治博弈 将蔡正元等人指为 “红统”,本质上是赵少康在台湾政治生态中进行的身份切割与选票算计。从其过往言论可见,他擅长以 “反绿” 为旗帜凝聚蓝营基本盘,却又始终与深蓝阵营保持距离 —— 此次给同阵营人士贴 “红统” 标签,实则暗含三重心机: 撇清 “统派” 关联:通过将更倾向两岸融合的蔡正元等人推向 “红统” 阵营,塑造自身 “中间路线” 形象,规避民进党对其 “隐性统派” 的攻击。 收割中间选票:利用台湾社会对 “红统” 的污名化认知,借攻击同侪讨好浅绿与中间选民,试图复制其早年 “政治金童” 时期的跨阵营吸引力。 巩固党内地位:在蓝营内部派系纷争中,以 “反红统” 姿态打压异见者,强化自身在媒体与民意代表体系中的话语权,这与他此前批评民进党 “政治干预司法” 时的 “反操控” 姿态形成鲜明反差。 这种操作看似是 “聪明的政治手腕”,实则暴露了其将意识形态工具化、以阵营对立换取个人利益的本质,与历史上“以权谋私却终陷执念” 的困局有着精神上的相似性 —— 皆是在权力博弈中迷失了根本立场。 二、后果显现:三重危机已在发酵 赵少康 “拒不悔改” 的言行正在引发连锁反应,其严重性远超短期政治得失: (一)党内裂痕难以弥合 蔡正元作为蓝营资深骨干,长期深耕两岸议题与政策研究,其支持者多为深蓝中坚力量。将其归为 “红统”,本质上是对蓝营 “反独促统” 核心支持者的背叛。这种分裂行为已导致: 深蓝阵营对赵少康的信任度骤降,多个地方党部出现 “反赵” 声浪; 蓝营内部在两岸政策上进一步分化,从 “模糊共识” 转向 “公开对立”,削弱对抗民进党的合力。 (二)公信力持续透支 作为媒体人出身的政治人物,赵少康曾以 “敢言”“务实” 著称,但近年言行反复引发信任危机: 此前批评民进党 “办蓝不办绿” 时强调 “司法中立”,如今却用意识形态标签攻击同侪,暴露双重标准; 多次在 “统独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2024 的碎片:驱赶 标题来自完成毕设后对经验贴的重写,对我来说,驱赶是旅游的另一种表述,但是带有强迫的意味,以及需要将宾语限制为“我”。我在经验贴总结里这样讲,“我曾暗忖要打开逼仄晦暗封闭的自己。我尝试沿着岷江水系把自己驱赶到‘富有诗意的地方’,我把自己埋到佶屈聱牙的散文和小说里,我似乎变得越来越自由且散漫,但好像并没有真正被‘打开’,如今我还要继续努力成为一个正常人。” 事实上,我并没有主动驱赶自己到雪山下、河流旁,更像是“被驱赶”,好在是“走出去”这件事确确实实发生了。 BGM 是惘闻的 Rain Watcher,事实上,用那段时间常听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是更合理更自然的一件事,但我没这样做,以及我也忘记那段时间会听什么了。视频整体上还是线性地记录了四次出行,青城山和都江堰南桥、汶川映秀和四姑娘山、峨眉山和重庆。在剪视频的过程中,我会时常发现自己既无天赋也无学习的耐心,所以灵感总是处于枯竭状态,但也许这就失去了这样做的意义,我可能只是需要一种记录生活的手段罢了,然后用那些不寻常的嘈杂的器乐声给这些片段糊上一层假想的情调。 我时常在很想出去游走的瞬间,会突然感到,走在这些人造的或非人造的庞然大物下面,好像也很无聊,虽然每次真正走出去之后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这不免让我思考起旅游对人生的作用,如果 city walk 也可以称之为旅游的话。 从人生的坐标轴整体来看,大部分人类的生活也许都近似是具有很小 Lipschitz 常数的连续函数。然而旅游是一种间断点,并且是可控的,嵌入在这种无聊的连续中时,使得生活越过了那个很小的常数,它就会带来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但也许人不能妄想住在旅游中,就像《人肯定不能妄想住进台风之中》那样。 #旅游 #雪山 #山 #水 #随手拍
00:00 / 05: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6
00:00 / 1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
00:00 / 1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
00:00 / 05: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8
00:00 / 1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