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6
happy4月前
赣西才女——清代女诗人《李乔松》 李乔松(1826—1847),清代新昌县(今宜丰县)女诗人,卢荣光(宜丰中学创始人)祖母。原名瀛洲,清道光年正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上高敖阳河南孝友坊(今县城解放路中段)。1845年与新昌县宣风乡举人卢联桂(字小山)结婚,居宣风乡十都,道光二十七年卒,年仅21岁。 父亲李含芳,原任清布政司理问,后经商,富甲一邑,年过四十,膝下一子一女,延师于家教之。”乔松秉性聪慧远出兄上,12岁就能作诗绘画。父母为她择配很严。她自己也立志非有诗才者不嫁。当时,县内会做诗的青年,争相写诗,以求中选。乔松看了总不中意。19岁那年,宜丰卢殿衡带着儿子卢小山,从抚州教授任内回家,路过上高的白鹤亭,在亭内休息,年轻卢小山,一时诗兴大发,在壁上题诗一首:白鹤山人白鹤携,亭名白鹤山人题。山人白鹤今何在?剩有孤亭峙短堤。 “过客多记诵之”,一时流传遐迩。乔松得知,喜曰:“此才人也。”于是,乔松与比她小两岁的卢小山结了婚。婚后,乔松侍奉双亲,与小山挑灯夜读,教小姑读诗作画。不久,小山离家往县城人学,虽分离两地,但书信诗词,往返酬唱,互相勉励,倒也情意拳拳。可惜新婚不到两年,乔松即于产后病逝。遗有《和鸾集》六卷。由于乔松生前的互相帮助,小山于咸丰九年中举,先后任新建、南城、南丰训导。咸丰十一年(1861),由于兵祸,《和鸾集》遗稿散失。仅存《感别》等几首诗,以及断句数联。同治庚午年修《新昌县志》,为乔松立传,称她为“才女”。并将残诗断句,“备录之,以当吉光片羽。” 光绪二十四年(1898),诗稿被小山从故纸堆中寻出,但已残缺不少。20岁的孙儿卢荣光,将诗稿整理补正,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词、杂体六卷,编辑成册,又将小山所写《随和鸾集后》等几首诗附录于后,以备刊印。光绪三十年(1904),荣光在北京京师大学堂读书,外国史地助教江亢虎,问荣光先世有何著述。荣光把他祖母的《和鸾集》钞本给他看。这时,鉴湖女侠秋瑾女士在江亢虎家当家庭教师,得以见到这本诗集,大加赞赏,以为“吾国乡邑有此才女,女学尚未坠地也”,欣然命笔,题《沁园春》一首:“一卷瑶章,看向窗前,凝芬齿牙。羡联吟才敏,齐驱道韫;唱随福大,得傍秦嘉。好句同搜,奇文偕赏,侥幸如洵足夸。有多少,遇王郎天壤,辜负才华。词佳彩笔生花,恍似见,披笺对碧纱。笑唾残绒缕,闲评花柳,拈来古调,细谱琵琶。定韵楼空,掌书仙去;莫是昙花坠劫耶?生修得,此龙孙挺秀,兰玉森牙。”
00:00 / 04: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