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经营易被职业打假的风险点丨电商合规 看到一篇关于风险点的文章,总结分享下,因为内容点太多,部分问题暂未核实真实性,对于同行业经营者予以注意,在风险提示的基础上,再研究文章问题的合规性: 一、核心打假方向与商品合规标准 1. “三无”产品界定:明确“三无”产品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明、无生产厂家的商品。 2. 多品类商品执行标准与违规情形 - 日常用品:牙膏分普通型(GB/T8372,可选择性标注)和功效型(QB/T2966,必须标注),功效型牙膏未标注对应标准可能有质量问题;成人袜子现行标准为FZ/T73001-2016,废弃标准为FZ/T73001-2008,童袜标准为FZ/T73025-2013,商家易混淆或误用标准。 - 食品类:新资源食品如含人参的食品需标注不适宜人群及食用限量,枇杷花作为添加剂也需标注相关人群;酱油禁止添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烘炒类坚果不可加辣椒红,茶类饮料及奶茶不得添日落黄;葡萄酒需标注“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及二氧化硫添加情况;代用茶按规定不得加冰糖等辅料,仅限植物成分,且不可非法添加玫瑰花;普洱茶只能含茶叶本身,需标注熟茶/散茶及等级;黄酒现行标准为GB/T19883-2018,旧标准已废止;果冻需在醒目位置标注特定警示语和食用方法,文字高度不小于3mm;显脉旋覆花、鳞虾油等需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或标准;大米需符合含特定关键词的相关标准;食品中严禁添加樱花、银杏叶、茵陈,蝉花不可用于普通食品。 - 其他品类:化妆品禁止添加肉毒杆菌;保健品原料不得加入普通食品;饼干不可违法添加非转基因蛋白酶;炸包玩具存在安全隐患;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属非法添加;消字号产品、保健品、食品不得宣传功效。 二、标签与宣传相关违规问题 1. 标签瑕疵:食品标签若突出高钙、高纤维等特点,或宣称无糖、低脂等,需在配料表、成分表中标注相关含量;人参茶等含人参成分的产品需标注孕妇及儿童不宜食用;大豆油标签需同时符合GB 7718及自身执行标准;保健品标签若有误导性信息或不符合法规要求,属于标签问题;营养成分表信息不准确或误导消费者,也属违规。 2. 宣传违规:使用“最优质”“全球领先”等极限词宣传;商家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欺诈消费者。 三、经营生产违规 1. 经营生产问题:超范围经营指超出营业执照规定范围经营;超范围生产指超出生产许可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