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梓铭4月前
哈喽播音生、主持人,今天我与你分享~声音的“角色夸张”训练,通过突破性练习找到饱满表达和精准分寸感。这堂课我也是豁出去了~😄剪辑几个片段示意哈 之前我分享过气息控制、镜头状态等专业话题,这次聚焦在“夸张训练”。我在视频中提到“形象、动态、情感状态匹配”,目的要的不是无脑夸张,而是有明确训练目标的突破性尝试。 “突破心理障碍”~训练时不要害羞放不开或怕被笑话。所以训练要考虑去除心里杂念,获得心理安全。 我们其中一项训练是把声音“橡皮筋”拉到极限,让你知道弹力边界的维度。先做满分演员,再做有分寸感播音员主持人。夸张是探索表达边界的探针,破茧后才能羽化出精准表达。 角色夸张训练三维度 1. 形象夸张:给声音戴上面具,如动物拟态拟声法。 2. 动态夸张:把肢体变成放大器,模拟动态变化。 3. 情感夸张:让情绪过载200%,先满载才知道什么是饱满。 切记:所有游刃有余的精准,都来自撒欢奔跑过的旷野。当你不再害怕太夸张,才能真正学会什么叫刚刚好。有时候我们自认为做到了,可能观众和考官却觉得还不够。 夸张不是目的,而是丈量表达疆域的界碑。当你能在夸张与克制间自由切换,镜头话筒前的一呼一吸便有了山河气象。 希望你在夸张训练之后,总结把握度量,最终回归到精准适度表达。一起加油吧! #26届播音生 #27届播音生 #播音生 #主持人#艺考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
25分钟“无痛”软开实录 | 无剪辑 纯干货 #软开度训练 #后胯 #舞蹈科学训练 #舞蹈基本功 可能大家会质疑这么温柔的方式究竟有没有用?是不是噱头?我简单和大家讲一下: 首先这学生是中专毕业的,肌肉层面的软度已经解决了。甚至处于一种过度松弛,力量缺失的状态,但是胯跟还是下不去,技术动作完成不了。所以传统训练一定是有局限的。我们需要更细致地调整她的发力模式,引入功能性训练。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肌肉层面没解决的孩子就只能生压硬拽了?肯定不是的,软度训练中的疼痛管理很重要!视频里的PNF拉伸,离心训练,神经松动,以及自我关节松动术都可以帮助控制疼痛感受。当然最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水平都需要控制静态拉伸时间,但可以增加静态拉伸的强度(比如骨盆后倾+屈膝)和叠加组数。 所谓无痛软开,对比其实是我们传统训练方法不注意疼痛控制的形式。而且这种训练方法练出来的一定不是“死肌肉”,和无法使用的软度。我们要的其实是有那个软度还能用出来,再加上别这么疼能坚持。这就是我们无痛软开和科学训练的本质。 关于效果:任何软开甚至能力训练都要自己和自己比,永远不要和他人比较训练进度。因为个体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的差异性,关节结合的先天条件都是不同的。老师们也要充分认识个体差异!
00:00 / 08: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