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始建于公元前246年,1974年被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由陶制兵俑、战马和战车组成,规模宏大,反映了秦代军事制度与雕塑艺术,是研究秦朝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基本概况 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由三个主要坑组成: 一号坑:面积最大(14,260平方米),以步兵和战车为主,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 二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兵种最全,包括骑兵、弩兵和战车,出土陶俑、陶马1,300余件。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规模最小,似为指挥部,出土陶俑、陶马72件。 陶俑平均身高1.8米,按兵种分为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等,造型写实,彩绘工艺精湛。 兵马俑始建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历时约38年完成,体现了“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 人殉制度演变:商周盛行活人殉葬,战国时期逐渐废止,以陶俑替代,兵马俑是这一变革的顶峰。 秦代军事象征:兵马俑阵列模拟秦军战阵,反映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军事成就,由丞相李斯设计、大将章邯监工。 历史劫难: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关中,焚烧破坏俑坑;1974年农民打井时重新发现。 考古发现与保护 发现过程:1974年3月临潼县农民打井时首次发现碎片,经考古勘探确认一号坑;1979年建成博物馆对外开放。 修复挑战:陶俑出土时多破碎,彩绘易氧化脱落,中德合作研发保护技术,如抗皱缩剂加固,成功保留“绿面俑”等彩绘。 保护机构:2009年成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整合兵马俑博物馆与陵园遗址,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三维扫描和修复。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