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08
国内为什么不教逻辑学? 请问这句话的语言病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关心预设,句子预设国内不教逻辑学。批判性思维关心概念,分析预设的真假之前需优先澄清概念。20世纪以来,哲学界普遍认为:语词的意义不是静态的,而在语境中流动的,逻辑一词也不例外。由于学派立场和认识层级的差异,人们对逻辑的理解并不一致。但通常我们把“逻辑”分为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分析描述性命题。 批判性思维关心事实依据,就形式逻辑教学而言,它是数学等形式科学的基础底色,推理、表达、论证都基于其规则,物理、化学、生物等经验科学其知识都继承了形式逻辑的特征,计算机课程,是形式逻辑在工程领域的系统化应用。课堂上,老师也在不断示范形式逻辑的运用,比如:用“因为所以”构造命题,用集合、文氏图梳理知识,用“假设......则.......”推进解题等,可以说,大学以前,虽然没有设置专门的形式逻辑课程,但形式逻辑隐蔽的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大学后,相关专业会开设系统的形式逻辑课程。 再看非形式逻辑教学,它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论证和说服,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批判性思维,语文课程中,议论文写作,辩论练习,可视为其初步接触。国际学校、少量重点中学,会开设批判性思维课,大学阶段,部分学校会开设“批判性思维”选修课。 总的来说,句子出现了“引导性问题”,既未澄清核心概念,也未提供事实依据,可以质疑其话语操控的意图。 对语言上模糊、逻辑上缺陷、意图上可疑的低质量句子,参与讨论,就是在浪费生命。 对于逻辑学习,个人观点是,对大多数人而言,无需系统掌握形式逻辑的全部体系,随着学科日益专业化,即便博士阶段,非逻辑等相关专业,只需掌握形式逻辑投射在该领域中的理念和应用即可。 系统学习形式逻辑用途不大,但批判性思维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只要张口说话,刷手机,逛街、交朋友,就会遇到各种论证和说服结构,在信息过载、知识碎片化、传播情绪化的当下,系统学习批判性思维,效果下限是精神自保,上限是孕育创造。 每天学习一点批判性思维,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逻辑”,接触到语言操控,加强了对引导性问题的警觉,意识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恭喜你,今天又向理性思考者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批判性思维#原创视频 #认知成长 #创作人计划 #思维改变生活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8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42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9: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用批判性思维拆解网络箴言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拆解一段在社交平台上颇具流量的“处世哲学”。这些句子结构工整、语气冷静,乍看像是道破了人际交往的“底层代码”,但今天,我们要用批判性思维的X光,透视它语言包装下的观念陷阱。请看下图, 请问这些话的语言病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关注句子的语用,表面上,这些“箴言”结构统一,语气冷静,兼具“揭示本质”的语言气质,把“翻脸”“离间”“捧杀”等行为,包装成看似中立的社交工具,为你提供高效策略。实际上,它们抽离具体情境、不谈伦理代价、忽略长期后果,在单一维度强调功效。这种话语,本质上是把“手段”去道德化,将复杂的社会互动简化为策略对轰——而它真正消解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信任结构。 批判性思维关注句子背后的思想,表面上,句子是经验归纳,实际上,负载了一种朴素而危险的世界观,它描绘了一个低信任的世界图景,社会被简化为优胜劣汰的原始丛林,人还原为谋略动物。人类互动,退化为策略算计,社会信任结构被否定,个体只能在生存竞争中确认自身。 在一个重复博弈的现代社会,当信息逐渐透明、规则持续演进,真正能创造繁荣、实现持续发展的,恰恰是信任与合作的能力,良币可以驱逐劣币,前提是我们选择成为良币,并共同维护让良币胜出的市场规则。 这类网络箴言之所以流行,正因为它回应了我们面对复杂社会规则的无力感与焦虑,它提供简单答案,降低认知负荷,迎合人脑“快速吸收”的本能倾向。甚至为某些行为赋予“智慧”的光环,提供正当化,满足洗白过往的需要,这些语句,构成了一种原始功利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话语系统,只承认结果,不关心伦理,只关心胜败,不探问正当性,它无视长期后果,如信任崩解,合作成本加剧等等,它引导受众重返“人的自然状态”,回归由本能、欲望等主导的动物性。 然而,批判性思维者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理性并非来自于信奉简化的话术,而是如约翰·杜威所强调的,进行“思虑周全、透彻并与自我一致”的思考,以科学方法进行合理预见,从而驾驭复杂性、洞察长期代价,并最终守护使社会得以繁荣的合作文明。 恭喜你,今天我们没有停留在“金句”的表层,而是完成了一次思维升级——从话语批判到世界观反思,再到生存策略的理性重构。这是我们在这个算法投喂、情绪煽动的时代,保持精神独立的重要一课。 #创作人计划 #批判性思维 #思维改变生活 #认知成长#每日分享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