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逑4天前
嘉峪关的雄姿总会让人驻足——这里不仅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城墙,更藏着明长城西端的历史密码,用一天时间打卡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与城市博物馆,便能读懂这份厚重。 先抵嘉峪关关城,朱红城门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踏上青灰砖道,指尖划过城墙上深浅不一的痕迹,那是600年风雨与守城将士手掌留下的温度。登文昌阁远眺,关城布局尽收眼底:瓮城藏着“一夫当关”的巧思,箭垛间仿佛还能瞥见戍卒瞭望的身影,游击将军府内陈列的兵甲与文书,悄悄还原着边关日常——原来雄关之下,不只有金戈铁马,还有将士们议事、生活的烟火气。 前往长城第一墩,站在讨赖河悬崖边,才懂“长城起点”的壮阔。这座用黄土夯筑的烽燧,孤零零立在河谷之上,脚下是奔流的河水,远处是连绵的戈壁,风穿过墩台的残垣时,像在复述当年传递烽火的紧急。沿着木栈道走到河谷底部,仰望悬崖上的烽燧,更能体会古人选址的智慧——凭河为险,借崖为障,守住这道便守住了丝路北道的咽喉。 走进嘉峪关城市博物馆,馆内的展览让历史变得鲜活。通过全息影像,能看到当年建造关城时“糯米灰浆砌砖”的细节;触摸互动屏,可查询不同朝代长城的变迁;展柜里的“定城砖”复制品,还带着当年工匠留下的印记。最动人的是“丝路商旅”展区,骆驼俑、丝绸残片与通关文牒并置,让人想起当年商队从关城出发,驮着中原瓷器走向西域的热闹场景。 从关城的砖石到第一墩的烽燧,再到博物馆的文物,嘉峪关用一天时间,将明长城的守卫故事与丝路的交流记忆,清晰地铺展在眼前。离开时回望暮色中的关城,才明白: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座墩,都是河西走廊上永不褪色的历史印记#丝路遗迹寻踪河西 #交响丝路如意甘肃 #嘉峪关 #棒棒逑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