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8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9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3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9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
2025年10月22日,周三,晴。连续几天的阴冷终于被阳光驱散。20位群友相约在蒋王庙地铁站集合,鲜艳的小红旗飘扬在紫金山脚。我们踏着野道,雄赳赳气昂昂,向头陀岭进发。领队苍山雪细心考量大家的体力,选了条相对平缓的路线。我名义上是收尾,实则累得气喘吁吁,前两天换身份证时冻得够呛,今天生怕再着凉,穿上压箱底的高领毛衣,速干裤与加绒裤,热得我喘不过气来。可凭着股不服输的耐力,还是咬着牙爬到山顶,浑身汗透也没掉队。我们稍作休整便马不停蹄赶去午餐,大多数人捧上了热乎乎的米饭,苍山雪、老曹和老郭却为等后面赶来的队友,最后只吃上了面条。这份:不拉下任何一个人的坚持,让团队的力量格外滚烫,必须为三位领队的无私奉献点赞!午后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周边赏景,另外12名队友选择了一条崎岖的路,二上紫金山,谈笑间抵达中马腰时,我险些打了退堂鼓,准备只爬1.8个紫金山,浑身湿透,是身旁队友的一再鼓励推着我向前,最终再次成功登顶头陀岭。站在山巅才懂“最美风景在险远”。蓝天、白云悠悠,微风轻佛,远处的城市轮廓在暖阳下显得格外清晰,每一口呼吸都满是山间的清新。一行人笑着拍照打卡,累意早被成就感冲散。这是人生第一次“二上紫金山”,靠的是咬牙的意志,更是团队递来的温暖。下一站,九连尖,我们再赴山海!#紫金山#二上紫金山#
00:00 / 05: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周丽艳2天前
《信江晚晕里的温柔褶皱》 2025年9月21日17:59,鹰潭信江的黄昏,正以太阳为针,把云与江水缝进同一段温软的时光里。 太阳是这幕的余烬。它藏在楼宇的缝隙间,只漏出半圈淡金的边,像烧到末尾的烛芯——没有正午的灼亮,只剩裹了雾的暖,把天边晕出一层橘粉的绒,又顺着云的褶皱漫开,让灰蒙的天沾了点温软的底色。它不张扬,只安静地沉下去,每一寸光的收束,都轻得像一声叹息。 云是这幕的衬布。它们浸在太阳的余温里,成了揉皱的浅灰与淡白,没有分明的形状,只是松松地铺在天际,把太阳的光滤成更柔的纱。云的边缘晕着橘粉,像被黄昏染了色的棉絮,既不厚重也不轻薄,恰好托住了这晚的松弛——风动时,云便轻轻晃,把光抖成细碎的星,落进江里。 江水是这幕的回音。它是带了灰调的青,却接住了天边的暖:太阳的淡金、云的橘粉,都在波纹里碎成了浅淡的光斑,像谁撒了一把揉皱的金箔。涟漪是慢的,一圈圈漫开又沉下去,把光晃成模糊的晕,却始终裹着这晚的静——没有喧嚣的浪,只有与云同频的轻颤,像江在重复太阳的温柔。 太阳沉得更慢了,云的色又深了些,江水的波纹也轻了。这17:59的信江,是黄昏写给鹰潭的短笺,字是暖的,墨是柔的,每一笔,都是时光揉出的温柔褶皱。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