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7
00:00 / 05: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从“教会一个知识点”到“教会如何学习”:解锁孩子自主学习力的终极密钥:元认知。 元认知简单说,这就是让孩子 “学会如何学习” ,从被动接收,变为自己学习的“总指挥”。 核心目标:培养孩子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觉察、监控与调整能力 以下是三个核心练习,帮助孩子建立受益终身的“学习大脑操作系统”。 ✅ 练习一:学习监视 场景: 每天作业后或睡前,进行5分钟的“学习复盘”。 引导对话: 评估把握度: “今天的数学作业里,你觉得哪一题你最有把握?为什么?” 识别困难点: “哪一题你完全靠猜,或者感觉最不确定?卡在了哪里?” 回顾课堂: “今天语文课上,哪个环节你听得最明白?哪个地方你走神了?为什么?” 价值: 像给学习过程安装一个“监视器”,让孩子从关注“对错”转向觉察“状态”,这是自我优化的第一步。 ✅ 练习二:知识收纳 场景: 读完一个故事、上完一节主课后。 引导方法: 一起画一张思维导图。 在中心写下“《乌鸦喝水》”。 然后画出分支:人物(乌鸦、…)、问题(喝不到水)、办法(放石子)、结果(喝到水)。 用关键词和简单图画来填充。 价值: 将零散的信息,变成有结构的“知识地图”。这项能力直接决定未来面对语文阅读、数学应用题时的理解和分析效率。 ✅ 练习三:策略选择 场景: 面对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时,如背诵一首诗。 引导提问: “我们要背这首诗,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最好?是大声读三遍,还是给它画成一副画,或者像唱歌一样唱出来?” 让他自主选择一个策略尝试。 完成后讨论:“你觉得刚才用的方法有效吗?下次是继续用,还是换一个?” 价值: 引导孩子了解不同学习方法,并学会根据任务和自身特点选择策略,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策略家”。 #特殊教育 #特殊孩子家庭干预 #特殊孩子学习日常 #元认知及学习策略#小学思维训练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9: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