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27
00:00 / 06: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00:00 / 1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5
00:00 / 06: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6: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05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1982年,河北一老太太在弥留之际,紧紧的拉着儿子朱海清的手,再三叮嘱,你记着,等我死后,无论你发现了什么,都千万别声张。朱海清听完了,心里头有些不太对劲,但还是点头答应了。没想到,当他真的发现了母亲留下来的东西之后,震惊的说不出话来。母亲去世之后呀,朱海清就按照乡里的老规矩给他办了土葬。农村土葬前的习俗是要挑点老人用过的东西当陪葬。他在母亲床头柜里翻找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破旧的掉漆的木盒子,一看就知道这东西年代久远。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母亲临走前说的那句话,心里头有些发毛,可好奇心还是压过了忐忑。他慢慢的打开了盒子,发现里面啊全是叠的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条。他随手抽出了一张,上面写着,1943年4月15日,八路军李运昌借村民张翠萍粮食500斤。他愣了愣,继续翻看着,他发现这盒子里面全是借条,而且借的对象都是写着八路军李运昌,总数加起来呀,足足有七千多斤粮食。朱海清记得村里老人们都说过,八路军可是从来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实在是没办法了,也会打个借条。解放后呢,有的人拿着借条去找政府核实,政府也都一一兑现了。他这才明白,母亲生前一定是借给了八路军不少的粮食。可想了想母亲临终前的叮嘱,他还是默默的把借条放回了木盒里,关上了盒子,藏回了原处。#人物故事#人物事迹#感人故事#故事解说
00:00 / 07: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5
00:00 / 05: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74
00:00 / 07: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4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