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杀手也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豺狼的日子》解说第三期 - 这期视频做得有点辛苦。因为,这段情节较为平淡,我在做的过程中一直觉得不太好看,有太多对话,故事的推进也比较缓慢。对豺狼而言,他不能像在前两期中那样做他最擅长的事情:渗透、伪装、刺杀。他有更难的事情要处理,那就是他和爱人努丽娅的关系。 - 可是,我不想跳过这份关系的细节,因为,我认为那是豺狼最珍重的东西。虽然他一直让努丽娅失望,但我想那只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和勇气面对她,实际上,他无比恐惧失去她。我想让大家看到,豺狼对陌生人的杀伐果断,和他对妻子的温顺、紧张、流泪哀求的低姿态,那种极大的反差。 - 在前几期,我看到有观众说“一个杀手结什么婚”。我想,豺狼的杀手生活,刺激、潇洒都是稍纵即逝,大多数时间,充满孤独、警惕、奔波、算计。我想让大家看到豺狼在这种生活下的疲态,而在身心交瘁下,他犯的错也越来越多。可就算这么疲惫,他还是没法好好休息,客户居然直接找上门来催进度。更残酷的是,也许豺狼无法好好休息。在德国慕尼黑,他的安全屋里明明有一张床,他却选择坐沙发上睡觉。这也许是因为,他在床上睡不着,他早就习惯了一定的不适感和警觉感。这种生活的痛苦可想而知。 - 豺狼当然想回归平淡,想寻回平静,他试图和普通人建立亲密关系。他选择了努丽娅。 - 在前几期我看到有人表达了对努丽娅的不满,觉得她太多事。可是,豺狼对她隐瞒自己的身份,在谎言的基础上建立关系和家庭,这对努丽娅和她的家人来说是非常凶险的。努丽娅不是一个圣人,也不是一个依赖型、无主见的人。她有自己的需求,也有尊严,在亲密关系里要求对方坦诚沟通,要求对方看见她的需要,是她的权利。 - 豺狼对家人当然有爱,可是,辜负、伤害也存在。爱是一门艺术,需要耐心和勇气,细细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如果一个人轻视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这样,又能如何爱人呢?
00:00 / 19: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没有创意思维当不成一个好杀手 |《豺狼的日子》解说第四期 - 大家好,欢迎来到《心中之城》。 在这一期,我们终于见到了豺狼极为脆弱的一面。从农场出来,天上的鸟儿不断盘旋,泪水莫名涌上眼眶。在这段时间,豺狼杀死了三个人。农场主、农场主的兄弟,还有诺曼·斯托克。诺曼是他这些年唯一称得上朋友的人了。豺狼跟诺曼合作制枪的那一天,是我见过他最轻松的时候,甚至,比他在家还要轻松。虽然熬夜赶工,但是他们在创造,朝着同一个目标合作前进。而且,不同于在家里的豺狼要时刻假装自己是普通人,在诺曼面前,他可以露出真面目,做那个杀人如麻的人,做那个认真做事的人。造出枪后,豺狼的那个笑容,如此真心,如此热烈。我再没见到过。 - 豺狼问翻译拉兹罗:“早上在农场的那个人,是什么人?”这是他第一次想了解自己杀害的人。 过去,在上面的命令下,豺狼杀过太多人,后来不论走到哪,他也对陌生人冷酷无情。不了解,下手就容易很多。可是,恰恰在最脆弱的时候,豺狼心中会出现怜悯。也许是一种处境的共情,他和那个他杀死的人,都孤独、暴力、防御、爱财,也被命运推向堕落深渊。 - 豺狼打电话给努丽娅,是他想的计策吗?我认为不是。那时候的豺狼心乱如麻、万念俱灰,连刚拿的手机是谁的都搞不清楚,这种状态是无法算计的。而且如果努丽娅的手机号暴露,豺狼就会暴露。所以,我相信他是真的感到走投无路了,在最后的机会,想再听听爱人的声音。努丽娅感受到了丈夫的真实的脆弱,像她这样敏锐又有爱的人,当然会不顾一切前嫌和危险,义无反顾援助那点微弱的,她爱着的真实。 - 许多人在蒙受重大打击的同时,会找到救赎的可能。他们会反思人生的创伤,忏悔过错,然后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很遗憾,在这次打击后,豺狼没有走向救赎。 - 也许这早就是一条不归路。在接下这一单的时候,豺狼就被无形的巨手捏住了。他以为自己天衣无缝,但他只是一个人,而客户势力有着无处不在的通行证。就算没接这单,其实,在杀死德国政客之后,豺狼就在被追查了,他的箱子、他的技能、他的关系,都成为了他的痕迹。终有人会找到他。在所有过往的因果里,豺狼只能选择继续,继续战斗继续突围。豺狼看似向命运宣战,但其实,他从未摆脱宿命的提线,每走一步,也更难摆脱。 - 我总是想起《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那句话:“如果有颗子弹将会击中你,其实它早已出膛。” 不过,每当我陷入纯粹的悲观,心中总会出现相反的声音:那不会是答案。 答案从不会那么简单,就像豺狼有一刻也会无法扣动扳机。
00:00 / 37: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为什么由爱生恨?《豺狼的日子》中“女主努丽娅选择抛弃豺狼,这击碎了他,掐灭了他的希望。剥夺了他所有付出的意义。在执念幻灭之后,我不敢想象豺狼心中由爱生出的恨。”豺狼把努丽亚娅作为存在意义,被爱被接纳的渴望,救赎的光亮。失去她,豺狼自我价值的毁灭崩塌,存在意义失去根基。我好像理解了那些曾经相爱的人,陷入执着,反目成仇,或表现冷漠无情和决绝。因情伤而变得“冷漠”、“绝情”甚至“充满恨意”的人——他们内心可能正经历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崩塌。那恨意背后,或许藏着一个跪在废墟中捡拾爱情碎片的身影,因为那里曾经也是繁花似锦。爱之深,恨之切。(被背叛、被突然抛弃),巨大的落差感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极致的爱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当这种能量被彻底否定和背叛时,它无法凭空消失,必然会寻找另一个出口。恨,就是被极度伤害的爱在绝望中扭曲的形态。承认“她不爱我/她离开是因为我不好/我的世界彻底崩塌了”这种痛苦过于巨大,难以承受。转化为恨意,将责任完全推给对方(“是她负了我!”),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能暂时麻痹巨大的自我否定感和被抛弃的痛苦。恨意像一堵愤怒的墙,暂时挡住了背后汹涌的绝望。根植于最深的爱和最彻底的绝望,通过施加痛苦(或想象施加痛苦)来试图找回一点点掌控感和平衡(虽然往往是虚幻的)。一个人过度的理想化和执着,也会让分手后的幻灭感更加强烈,更容易走向极端情绪(深恨或彻底冷漠)。恨意长期来看会毒害心灵,阻碍真正的疗愈和成长。学会处理失落、哀悼逝去的感情、重建自我价值,是走出阴影的关键。也要认识到将对方视为“唯一”或“全部意义”是极其危险的。健康的爱需要建立在相对独立的自我价值感之上。真正的爱应当是两个完整灵魂的相遇,而不是残缺者寻找救命稻草的绝望游戏。#情感 #失恋 #心理咨询 #爱情 #内容过于真实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4: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70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79
00:00 / 07: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