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十五五重点产业,洞察未来经济走向 新质生产力:战略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基础产业、生物制造等,以及未来产业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数字经济涵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4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50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超过 40%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不容忽视,钢铁、有色等行业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能耗显著降低。 人工智能:政策从防风险转为全面支持,这将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政府将加大对人工智能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完善产业生态。 制造业反内卷:制造业将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效率和动力。企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产品附加值提升,通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防军工:在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指引下,国防军工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军工企业将加大在高端装备研发、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军民融合也将进一步深化,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 深海科技:随着政策地位不断提升,深海科技领域将加大研发力度。在深海探测方面,我国的 “奋斗者” 号载人潜水器已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 。未来,将在深海资源开发、深海空间站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机器人、轨交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等制造业领域,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大步迈进。以机器人产业为例,2024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 500 亿美元,且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 15% 的复合增长率 。国内的埃斯顿等企业,通过不断研发创新,其机器人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 3C 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等场景。轨交设备方面,中国高铁技术领先全球, “复兴号” 列车不仅运行速度快,且智能化程度高,其车载智能监测系统能实时收集列车运行数据,保障行车安全。 卡脖子技术攻关:半导体产业作为关键领域,从材料研发生产到晶圆生产、封装测试,都是攻关重点。目前,我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光刻胶、电子特气等产品的国产化率正逐步提升。在晶圆生产环节,中芯国际已实现 14nm 制程的量产,预计到 “十五五” 末期,将实现 7nm 及以下制程的突破。封装测试领域,长电科技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2024 年长电科技的营收达到 300 亿元,全球市场份额位列前三。
00:00 / 08: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0
#热门 “十五五”规划是国家对2026至2030年这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的战略性规划纲要。作为国家发展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上启下,既延续既往发展基础,又面向未来设定新目标,为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等关键领域指明方向。 在经济建设方面,规划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规划高度关注民生改善,将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提出新目标,致力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生态文明建设是规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明确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设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具体指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规划还会对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等领域作出系统性部署。 这份规划的制定过程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旨在凝聚发展共识。它不仅是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行动指南,更是确保中国经济社会沿着健康、稳定、可持续轨道前行的重要保障,为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愿景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规划 #五年计划 #科普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大热门来了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中国经济三季报震撼发布!三大维度揭秘未来增长密码 经济总量超越德国,新质生产力正悄然重塑中国经济增长格局。 中国经济“三季报”如期而至,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经济真相?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这一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更令人惊叹的是,我国第三季度单季经济总量达到35.5万亿元,这一数字已超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德国202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 在庞大的基数基础上,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经济体。 --- 01 经济总量:跨越里程碑 仔细分析经济三季报,总量扩张背后的结构优化更值得关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形势分析预测研究室主任刘雪燕指出,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长期维持在30%左右。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具动力的增长源”地位稳固。 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结构调整压力下实现的,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02 新质生产力:增长新引擎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呈现“产销两旺”发展态势。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更细分的产品数据更为亮眼: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增长接近70%。 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有积累、有市场、有潜力,成为新动能的重要来源和力量”。 03 未来潜力:实现全年目标可期 面对今年余下的时间,中国经济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显示企业生产加快扩张。 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经济#发展#中国经济#抖音二创激励计划
00:00 / 04: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13
00:00 / 07: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8
00:00 / 08: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46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6: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00:00 / 06: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50
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