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一师一优课” 教研成果评选活动 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协会主办的 2025 年(下)“一师一优课”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已正式开启! 本次评选面向全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及教研员,覆盖学段包含幼儿园至高中。参赛作品类型丰富,具体包括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学论文及微课。评选主题聚焦三大方向,分别是新课标实践、学科融合与信息技术应用。 送评时间:2025 年 10 月 10 日 —11 月 15 日- 证书发放:获奖证书将于 11 月底统一寄发 参赛攻略重点整合 1. 选题策略 优先选择自身擅长的课题,降低创作难度。 注重跨学科融合设计,例如 “数学 + 艺术”“语文 + 科学” 等组合。 突出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体现教学创新。 2. 材料准备 教学设计需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涵盖教学目标、过程、评价等核心模块。 多媒体课件需兼顾美观性与交互性,助力教学呈现。 课堂实录必须附带 300-500 字的设计说明,阐述设计思路与亮点。 3. 时间规划 9-10 月初:确定选题方向,完成初步构思。 10 月上中旬:集中创作各类参赛材料。 10 月下旬:修改完善作品,打磨细节。 11 月初:按要求提交作品,避免逾期。 4. 提交技巧 邮件标题严格按照 “[一师一优课]+ 学科 + 姓名 + 作品类型” 格式填写。 附件命名清晰,例如 “小学数学 - 张三 - 教学设计”,便于审核人员识别。 提交材料中务必包含个人联系方式,避免遗漏导致沟通受阻。 5. 获奖关键 以创新方式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体现实用性。 展示学生成果数据,用数据佐证教学效果。 保证所有文档排版专业、整洁,提升整体观感。 #一师一优课 #全国教师比赛 #教研成果评选 #基础教育 #教学设计大赛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2025 年“一师一优课” 教研成果评选活动 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协会主办的 2025 年(下)“一师一优课”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已正式开启! 本次评选面向全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及教研员,覆盖学段包含幼儿园至高中。参赛作品类型丰富,具体包括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学论文及微课。评选主题聚焦三大方向,分别是新课标实践、学科融合与信息技术应用。 送评时间:2025 年 10 月 10 日 —11 月 15 日- 证书发放:获奖证书将于 11 月底统一寄发 参赛攻略重点整合 1. 选题策略 优先选择自身擅长的课题,降低创作难度。 注重跨学科融合设计,例如 “数学 + 艺术”“语文 + 科学” 等组合。 突出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体现教学创新。 2. 材料准备 教学设计需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涵盖教学目标、过程、评价等核心模块。 多媒体课件需兼顾美观性与交互性,助力教学呈现。 课堂实录必须附带 300-500 字的设计说明,阐述设计思路与亮点。 3. 时间规划 9-10 月初:确定选题方向,完成初步构思。 10 月上中旬:集中创作各类参赛材料。 10 月下旬:修改完善作品,打磨细节。 11 月初:按要求提交作品,避免逾期。 4. 提交技巧 邮件标题严格按照 “[一师一优课]+ 学科 + 姓名 + 作品类型” 格式填写。 附件命名清晰,例如 “小学数学 - 张三 - 教学设计”,便于审核人员识别。 提交材料中务必包含个人联系方式,避免遗漏导致沟通受阻。 5. 获奖关键 以创新方式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体现实用性。 展示学生成果数据,用数据佐证教学效果。 保证所有文档排版专业、整洁,提升整体观感。 #一师一优课 #全国教师比赛 #教研成果评选 #基础教育 #教学设计大赛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7
黑龙江“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大赛来啦 2025(下)“一师一优课”获奖关键点浓缩 要在评选中胜出,需聚焦参评内容质量、细节合规性、创新推广价值三大维度,核心要点如下: ⭕️一、参评内容:紧扣要求打造精品 1. 教学设计/课件/案例/实录 • 锚定学科核心素养,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可观测的行为表现(如“学生通过探究提升‘科学探究’素养”)。 • 课堂实录需附教学设计说明,明确设计意图与实际教学效果的关联。 2. 学科融合/校本课程类论文 • 选题贴合“新课标、跨学科、AI+教育”等前沿方向,论证需结合实证数据(如学生作品、调研结果)。 • 校本课程要体现学校特色与可复制性,需包含目标、内容、评价全流程设计。 3. 优质课/微课 • 优质课提交“教学设计+课件”,突出重难点突破与高阶思维培养(如项目式学习解决真实问题)。 • 微课聚焦单知识点,5-10分钟内完成“导入-讲解-练习-总结”,音画清晰专业。 ⭕️二、质量内核:突出三大核心价值 • 新课标导向:所有成果需明确对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或高中新课标条款。 • 技术深度融合:展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如AI批改、虚拟实验)。 • 可推广性:成果需具备复制价值,可附外校应用效果(如“微课推广后学生掌握率提升15%”)。 ⭕️三、细节把控:规避流程失误 • 时间节点:送评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1月15日,建议提前3-5天提交。 • 邮件规范:邮件需注明“作品名称、学科、姓名、单位、地址、手机号”,附件命名清晰(如“张三_小学数学_教学设计”)。 • 邮箱准确:统一发送至cn@jcedu2018.com,发送后及时查收初审结果。 ⭕️四、加分策略:提升竞争力 • 创新亮点:在成果中明确标注“创新点”(如“首次将区块链融入信息技术教学”)。 • 集体送评:联合教研组提交,附作品清单和单位负责人信息,冲击“优秀组织奖”。 • 成果延伸:若作品入选《成果集(2025)》,可用于职称评定、教研交流,扩大专业影响力。 综上,从成果质量、细节合规到创新推广全方位发力,既能提升获奖概率,又能推动自身教学科研能力成长。 #黑龙江省教师 #一师一优课大赛 #教师评职称 #教育教学论文#教育部认可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12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38: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5: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