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24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1
顺从他“细水长流”的想法,而他所谓的“细水长流”就是他不会对伴侣付出什么,伴侣也不可以要求他付出什么,他需要伴侣自觉的把自己的位置放到最后,并且要迎合他需要的“无条件的爱”,而这个“无条件的爱”正是反映回避依恋自私的本性,因为如果你对他“无条件”,那他就不需要“担责任”,不需要在乎你的想法和感受以及需求,亲密关系中的责任和付出都交给你,而他依旧片叶不沾身,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就是回避依恋最让人诟病的地方,他们完全忘了伴侣也是人,也是有正常的七情六欲、正常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但是,这可能吗?世上哪有无条件的爱,连他们的父母都对他们有努力成材、结婚生子、养老送终之类的各种要求,而回避自己也做不到对他人无条件的爱,凭什么要求别人做到? 其实,回避型依恋真正需要的,从来不应该是要求伴侣如何对他们如何满足他们,因为他们曾经经历童年的缺失、人生的不甘、失败的恋情都不是现在的伴侣造成的,但回避依恋的做法其实就是等于让现在的伴侣来补偿自己过往的遗憾。 所以他们应该是学会正视自己,反省自己,去学会像伴侣理解他们一样去理解伴侣,去学会主动与伴侣沟通,是自我反思后的改变,是努力承担在关系中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是学会看见真心爱自己的伴侣被他伤害后的伤口,而不是永远只会选择逃避。#回避型依恋人格 #焦虑型依恋人格 #回避型人格 #情感共鸣 #心理学
00:00 / 08: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5
00:00 / 05: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