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晋南田野间的千年禅韵——新绛白台寺访古记 车行至新绛泉掌镇的田畴之间,一座兀立高台的古刹忽然撞入视野,这便是白台寺。它像一艘停泊在岁月中的方舟,四周田野一片绿色,将尘世喧嚣隔绝在外,未入寺门,心已先静。 跨进山门,脚下是被千百年时光磨得温润的石道,耳畔仿佛响起昔日僧客的足音。迎面的三滴法藏阁最是奇妙,金代始建的阁楼依土崖而筑,三层重檐层层递落,想象雨天时"一檐一滴水"的景致,该是何等灵动。拾级而上,阁内元代塑就的东方三圣静静伫立,药师佛与日光、月光菩萨的衣纹流畅自然,虽经岁月洗礼,慈悲神色依旧动人。 沿中轴线向北,金明昌年间的释迦殿藏着更多惊喜。这座宋金木构小巧却古朴,殿内释迦牟尼佛端坐中央,阿难、迦叶二弟子侍立两侧,六尊罗汉或沉思或浅笑,神态各异。最令人称奇的是背后的韦陀菩萨,金甲战袍在身,却神色安然,默默诉说着古寺当年的繁盛。殿前两株唐槐需两人合抱,枯干中抽出新绿,1993年黄蜂筑蜡观音的奇事,更给古树添了几分灵性。 行至元代重建的弥陀殿,殿内西方三圣的塑像端庄挺立,衣袂翻飞如真。转身往北,新建的玉佛院藏着更大的震撼:15.3吨重的释迦牟尼玉卧佛横卧莲台,是106岁高龄的傅凤英女士所赠,佛身隐约浮现的"血脉状经络",引得人啧啧称奇。 寺内的碑碣石刻亦是史书,从唐开元年间的重修记录到明清的寺规条文,每一道刻痕都在诉说过往。站在法藏阁的平座远眺,田野交错如织,古刹与新石器时代的光马遗址隔田相望,千年时光仿佛在此重叠。 离开时回望,夕阳为白台寺的飞檐镀上金边。这里没有鼎沸人声,只有古建的沉默、造像的慈悲与草木的低语,或许,这才是千年古刹最本真的模样。#古建筑之美 #历史古迹 #地上文物看山西 #国庆心动打卡地 #旅行推荐官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4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0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1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