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了那阵“三分钟热度”的风 起初,我总以为那些主动递来的热情,是能吹暖漫长日子的春风。是刚认识时,哪怕我随口提一句“今天想吃街角的老面”,你转头就绕路买来,还细心揣在怀里怕面坨;是聊天时,你总把话题往我感兴趣的方向引,我讲琐碎的日常、奇怪的小爱好,你都能秒回“好有意思”,连标点符号里都透着认真;是你说“以后有事随时找我”,语气真诚到我真的相信,多了个能随时分享情绪的人。 可我从没想过,这股热情会退得比谁都快,快到让我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先是聊天框里的回复,从“秒回”变成“隔半天”,再到“第二天才敷衍一句‘忘了回’”;后来我主动分享生活,你要么只回“哦”“嗯”,要么干脆不回,任由我的消息沉在对话框最底端;之前你说“随时找我”,可当我真的遇到烦心事想倾诉时,你要么说“在忙”,要么直接不接电话,之后也从没主动问过一句“后来怎么样了”。 我不是要一直被围着照顾,也懂成年人的世界里,没人能永远把注意力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可我讨厌的,是那种从“满心热忱”到“彻底冷暴力”的落差——不是慢慢疏远,不是坦诚说“我们或许没那么合拍”,而是用“不说话”“不回应”的方式,把我晾在原地。就像有人递来一颗裹着糖衣的药,我满心欢喜剥开,刚尝到甜味,就被苦涩呛得说不出话,最后还得自己收拾好那些没说出口的期待,假装从没接过那颗糖。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比起“没遇到热情”,这种“始于热情、终于冷暴力”的关系更让人难过。它会让我忍不住怀疑,当初那些热情是不是假的?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让你连说句“再见”的耐心都没有?到最后,我不再期待突如其来的热情,反而更偏爱“细水长流”的安稳——哪怕没有一开始的轰轰烈烈,也不会用“冷暴力”消耗彼此,哪怕要疏远,也能好好说句“各自安好”。#城市夜景 #这座城市 #下班 #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1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0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
00:00 / 2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4
00:00 / 2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2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2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