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军队文职考试临近时,总会有考生反馈遭遇骗子培训机构,最终人财两空、对方跑路。今天我就梳理一下骗子机构的常见套路,帮大家避坑—— 1. 警惕“包过/退费”承诺,不合理保障多是陷阱 若询问“考不过怎么办”,对方说“第一年不过第二年免费学,还不过退85%费用”,请立刻远离。这是典型的“你缺什么就给你补什么”的画饼套路,别等两年,可能两三个月后机构就卷款跑路了。 机构本质是盈利的,这种不考虑成本、不顾运营周期的产品设计,对公司毫无益处,只可能是骗钱的手段,但凡出现就是骗子。 2. 宣传“内部名额/神秘老师”?直接避雷 若机构说有“军队内部名额”“神秘命题老师”,千万别信。这种说法连基本法律都不遵守——真有这能力,根本不会到网上招生,更不会缺学员。 3. 慎选“笔面一体班”,钱在手里才有主动权 军队文职报名没有人数上限,哪怕一个岗位报1万人,最终进面的也只有三五人。拿去年数据来说,85万人报名,仅6万多人进面,意味着90%以上的人连面试资格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笔面一体班”意义不大——你早早把钱交出去,根本不知道机构是拿去投资还是准备跑路。正规机构通常不会主动推这类班。 4. 说“军队文职好考”的,直接拉黑 若机构告诉你“文职好考,10个里能上岸1个”,请立刻拉黑。还是看数据:去年招录3万多人,报名却超80万,即便一半人是“试水”,也还有40万人竞争。 现在的文职考试早已不是2021年之前——那时门槛低、竞争小,现在待遇好、认知度高,已无“信息差”,难度基本和省考对齐。想不学习、走捷径上岸,基本不可能。 5. 选岗不带“岗位代码”,全是忽悠 若机构给你选岗时,不提供“岗位代码”,也不说岗位是哪一年招录的,就是在忽悠你。尤其文科、艺术类女生,文职岗位本就少,全国可能只有个位数。 岗位代码是验证岗位真实性、招录年份的关键,不带代码的选岗全是套路,遇到就跑。 最后提醒:警惕“伪上岸人员”引流 评论区里那些标注“已上岸”“已离职,愿分享”“1000多报班上岸”的账号,多是骗子机构的“先锋”——目的是吸引你对话,再把你的个人信息卖给机构。遇到这类账号,直接拉黑就行。 如果想判断某个机构是否靠谱,可以在评论区找我,我教你具体方法。#军队文职 #编制 #大学生就业 #考研 #央国企求职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