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戈壁上,镇北堡像一头沉默的石兽,守着千年风沙。关于它的来历,当地老人们总爱讲起一个关于戍卒“石敢当”的传说。 明朝初年,朝廷派石敢当率百人戍守贺兰山口,抵御蒙古部落侵袭。那时这里还没有城堡,只有几座简陋的土台。石敢当治军严明,更有一身好武艺,曾单枪匹马吓退过数十名来犯的骑兵。可他心里始终记挂着远在江南的妻子,妻子临别时给他的绣帕上,绣着一轮满月和几株桂树,说“月圆时,我便在月下等你归”。 一年深秋,蒙古大军突然来袭,兵力是守军的十倍。石敢当知道硬拼必败,便让士兵们在土台周围插满旌旗,又将火把绑在羊身上驱入戈壁,制造援军已到的假象。夜里,他亲自登上土台督战,月光恰好落在他手中的绣帕上,恍惚间竟似看到妻子的笑脸。就在敌军犹豫之际,石敢当率精锐突袭,硬是靠着智谋击退了敌军,可他自己也因伤势过重,倒在了月光下的土台上。 士兵们为了纪念他,用戈壁的黄土和石块筑起了一座堡寨,取名“镇北堡”。奇怪的是,每当月圆之夜,站在石敢当牺牲的土台上,总能看到月光在墙面映出模糊的人影,像极了手持绣帕的女子在守望。 后来,镇北堡几经损毁又重建,可这个传说一直流传下来。如今来往的游客中,仍有人会在月夜登上古堡,试图寻觅那道跨越千年的月光,听风沙诉说着戍卒与等待的故事。 今天的传说故事就讲到这里了,明天我们继续来听中国古镇的美丽传说哦。#镇北堡的传说故事#古镇风貌#古建筑之美#ai绘图@DOU+小助手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6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6
00:00 / 01:15: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3:2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7
民间传说中的中华三大龙脉 1.北干龙:西起昆仑山,向北延伸经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再转向大兴安岭山脉与长白山脉,长白山延伸至朝鲜的白头山从而入海。其山脉起伏大,雄壮宽厚。沿黄河通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延伸至朝鲜半岛而止。实际上,也有观点认为北龙相接于朝鲜的白头山后并未停止,而是隐入了海中,最后连接了日本列岛。北京、天津等城市处于北龙之上。 2.中干龙:西起昆仑山,向东延伸经秦岭、大别山,转到江浙一带入海。它通过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终止。中干龙山脉兼具雄壮沉稳与轻灵变化,其所经过的地区自古以来人才辈出。西安、洛阳、济南等城市,均为中龙气聚之所。 3.南干龙:沿长江通过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南部地区入海。南干龙的山脉过海到达台湾后仍未停止,而是越过巴坦群岛,扩散至整个南亚地区,最后与发于昆仑山西南的气脉合为一体,又扩经周边诸国至澳大利亚,南龙气脉才算真正的终止。也有人认为南干龙在福建过海到台湾而止,通常把香港、广州、福州、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划为南龙。需要注意的是,龙脉的说法源自中国古代风水学,它反映了古人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认识,但并没有科学依据来证明其对人类社会或个人命运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在现代科学的视角下,山脉的形成和分布是由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所决定的。我们可以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欣赏和理解龙脉的概念,但不应过分依赖或迷信它对现实生活的作用。同时,也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信仰,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