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徐伟忠3周前
生态共生:农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核心逻辑 生态共生:农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核心逻辑 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探讨“生态”,生态的本质是多物种共生,而共生是强生态理念的核心,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高度契合。自然赋予人类一切资源,唯有保护、尊重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依赖自然资源生存,必须与自然形成共生体。 从共生视角看,万事万物在系统中都是相互依存的“共生屏障”。人为孤立、抽离任一环节,破坏共生关系,系统必出问题。尤其农业生产,长期用线性思维局部构建体系,违背生态规律。正如之前所说,农场规划需遵循整体构建原则,局部构建或抽离关键环节,会破坏系统平衡、连续性与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生产失衡。 这种共生逻辑同样适用于社会。社会本身是共生体,共生关系遭破坏,秩序便受影响。社会有竞争,但更需共生,缺乏妥协的单一竞争必然导致不和谐。经济领域亦是如此:“经”是财富创造,“济”是分配与流通,二者构成共生体。分配与流通失衡会引发贫富悬殊,进而导致经济萧条甚至危机,经济危机的本质是这一共生关系被破坏,而非单纯“缺钱”。 农业生产的问题,根源也在共生生态的破坏。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构成的循环是农业生态核心,循环断裂便会出现病虫害频发、土壤退化等问题。对待农场病虫害,应将其视为生态一部分,保留适度生存空间——唯有如此,才能为其天敌提供资源,形成自然防控链条。这就像“让渡一部分产量给自然”:人类不能“吃独食”,给病虫害、极端天气留余地,才能培育天然高品质农产品。 高品质农产品的第一原理是作物自身健康——植物、动物生长健康,最终食物才具健康价值。判断品质的直观标准是耐储运性:耐储运的多为高品质产品,快速腐烂的多为低端品。日本专家培育的苹果可存放数年不腐,便是高品质体现;水果的芳香味本质是杀菌防腐物质,香味浓淡直接关联品质。同理,高品质肉类自带鲜香,低端肉易有腥臭味,这都是生物健康状态的反馈。 对病虫害的哲学认知转变,是农业生态思想的关键蜕变。无论自然农法、生物动力农业,还是现代工业与传统农法融合,核心都应是“和谐共生”。孤立封闭系统必然衰退,就像人体失去与微生物的共生,免疫力会崩溃。人体内大量微生物与人体共生,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影响健康。日本让孩子在泥地玩耍,正是通过接触自然微生物锻炼免疫力;而部分中国家长过度追求“#徐伟忠
00:00 / 07: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5: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