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第一步、读图名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第二步、读图例 年降水量对比表,比照年降水量对比表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第三步、找年等降水量线,看年降水量线的走势,分析数据,归纳分布规律。 先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年降水量线。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北延伸,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重合;4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一线延伸。这些年降水量线的走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基本与海岸线平行。 再以400mm年降水量线为界,看两侧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可以看出,该线东南部降水较多,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超过800mm,东南沿海可达1600mm以上,西北部降水较少,许多地区不足200mm。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为什么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呢? 这是因为我国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东南季风从东南沿海登陆,向西北内陆推进,再加上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但水汽在被夏季风推进过程中,受到重重山岭阻隔,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八年级地理#中国地理#知识分享#每天学习一点点#蔡老师聊地理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39
中国降水的时间分配 回顾“降水量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步骤:1.识别坐标轴,2.读取降水量,3.分析降水模式,4.计算年降水量。 下面读“中国东部三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先看三城市的地理位置。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武汉、广州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地区。 再看三城市月降水超过100mm的月份。广州是3-9月,共7个月;武汉4-8月,共5个月;北京7、8两个月。三地都是降水最多的时段为6-8月,降水最少的时段为12月至次年2月,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再次,通过计算,三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广州2000mm,武汉1300mm,北京600mm。 综上所述,我国降水季节差异明显,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大;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小。 为什么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原来,我国的大部分降水是由夏季风带来的,夏季风最先在华南沿海登陆,然后逐步北移,这就出现了我国东部雨带季节北推现象,秋季随着北方冷气团活动加强,九月份降雨带迅速南撤,推出中国大陆,所以,我国降水主要出现在夏季,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我国降水不光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很大。“全国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图”显示,1951——2018年68年期间,最高年降水量出现在2015年,730mm;最低年降水量出现在1951年,为290mm;多年平均值625mm。这是因为夏季风不稳定,夏季风强劲年份,雨季长,降水量大;夏季风羸弱的年份,雨季短,降水量小。#八年级地理#中国地理#知识分享#每天学习一点点#蔡老师聊地理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