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清心@1年前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诗三首,风格清新流畅! (小宇漫谭&百度动态) 01《已 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描绘了卧室的外部景象,从远及近,逐层推进。碧色的栏杆与绣帘相映成趣,猩色的屏风与画上的折枝相辉映,色彩鲜艳对比,形成一种华丽而隐秘的气氛。绣帘和屏风都是遮掩和隔断的物品,暗示了主人公的隐居和孤寂。画上的折枝也有凋零之意,寄托了主人公对青春的惋惜。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描绘了卧室的内部景象,聚焦于床上的席子和被褥。八尺是床的大小,表示宽敞而舒适。龙须是一种草席,方锦是一种锦缎,表示质地精美而华贵。这些物品都反映了主人公的富贵地位。已凉天气未寒时是指秋末冬初的时节,表示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这个时候既不是夏日的炎热,也不是冬日的寒冷。然而主人公却只有空床一张,没有爱人相伴,因而心中更加凄凉。 这首诗以一间华丽精致的卧室为背景,借助环境景物来渲染一位贵家少妇的闺情绮思,展现了她在秋末冬初时节对青春和爱情的渴望和惆怅。诗歌没有直接涉及“情”和“人”,而是通过含蓄而精美的语言,营造了一种旖旎温馨而又凄凉孤寂的气氛,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02《夜 深》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描写了寒食节的气候和花卉,用了两个叠字“恻恻”和“翦翦”来形容轻寒的气温和微风的感觉,既有节令的特征,又有诗人的主观感受。诗人用“飘雪”来比喻已经凋落的梅花,用“红”来点明杏花的颜色,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寒食节的美丽春景,又暗示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描写了夜晚的景象,用了一个借代手法“斜搭秋千索”来暗示诗人与情人曾在寒食节荡秋千的往事,用“朦胧”来形容楼阁在烟雨中的模糊不清,既表现了夜色的朦胧美,又传达了诗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怀旧诗,通过描写寒食节的春光和夜色,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借用景物来暗示、烘托,使得诗歌具有一种含蓄而又凄美的韵味。
00:00 / 06: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16: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7: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1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9: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2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26: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6: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2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2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1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18: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6: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1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1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9: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2024 的碎片:驱赶 标题来自完成毕设后对经验贴的重写,对我来说,驱赶是旅游的另一种表述,但是带有强迫的意味,以及需要将宾语限制为“我”。我在经验贴总结里这样讲,“我曾暗忖要打开逼仄晦暗封闭的自己。我尝试沿着岷江水系把自己驱赶到‘富有诗意的地方’,我把自己埋到佶屈聱牙的散文和小说里,我似乎变得越来越自由且散漫,但好像并没有真正被‘打开’,如今我还要继续努力成为一个正常人。” 事实上,我并没有主动驱赶自己到雪山下、河流旁,更像是“被驱赶”,好在是“走出去”这件事确确实实发生了。 BGM 是惘闻的 Rain Watcher,事实上,用那段时间常听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是更合理更自然的一件事,但我没这样做,以及我也忘记那段时间会听什么了。视频整体上还是线性地记录了四次出行,青城山和都江堰南桥、汶川映秀和四姑娘山、峨眉山和重庆。在剪视频的过程中,我会时常发现自己既无天赋也无学习的耐心,所以灵感总是处于枯竭状态,但也许这就失去了这样做的意义,我可能只是需要一种记录生活的手段罢了,然后用那些不寻常的嘈杂的器乐声给这些片段糊上一层假想的情调。 我时常在很想出去游走的瞬间,会突然感到,走在这些人造的或非人造的庞然大物下面,好像也很无聊,虽然每次真正走出去之后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这不免让我思考起旅游对人生的作用,如果 city walk 也可以称之为旅游的话。 从人生的坐标轴整体来看,大部分人类的生活也许都近似是具有很小 Lipschitz 常数的连续函数。然而旅游是一种间断点,并且是可控的,嵌入在这种无聊的连续中时,使得生活越过了那个很小的常数,它就会带来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但也许人不能妄想住在旅游中,就像《人肯定不能妄想住进台风之中》那样。 #旅游 #雪山 #山 #水 #随手拍
00:00 / 05: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