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蹑手蹑脚”是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成语,它不仅仅描述了“走路轻”这个动作,更传达了一种谨慎、小心、不欲人知的心理状态。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其具体是表示“体贴”还是“鬼祟”。 一、核心含义 “蹑手蹑脚”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 **niè shǒu niè jiǎo。 核心含义是: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小心翼翼,不发出一点声音。通常带有一种不想被人发现或不想打扰别人的意图。 二、逐字解析 * 蹑 (niè): 本意是“踩、踏”,但在这里引申为“放轻(脚步)”、“踮着(脚)”。这个字是整个成语的关键,它本身就包含了“轻”和“小心”的意味。 * 手 (shǒu): 这里不单指“手”,而是与“脚”配合,指代整个身体的动作和姿态。为了走得轻,人的手臂和上半身也会下意识地保持一种收敛、控制的姿势。 * 脚 (jiǎo): 指脚步、走路。 所以,从字面上看,“蹑手蹑脚”就是“用手脚轻轻地、小心地行动”,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那种谨慎的走路姿态。 三、详细解析与用法 1. 动作特征: * 轻: 脚跟先轻轻着地,然后慢慢放下脚掌,或者直接踮着脚尖走路。 * 慢: 动作缓慢,每一步都经过控制,避免突然移动。 * 收敛: 身体姿态通常是缩着的,手臂不会大幅度摆动,以减少动静。 2. 心理动机 * 避免打扰: 例如,别人在睡觉、学习或工作时,为了不惊扰对方。 * 避免被发现: 例如,想偷偷接近某人给他一个惊喜,或者不想被人察觉自己在做某件事(有时带有一点“鬼鬼祟祟”的意味)。 * 紧张与谨慎: 身处一个陌生、危险或需要保持安静的环境(如图书馆、博物馆、深夜的走廊)时,人会自然而然地变得“蹑手蹑脚”。 3. 感情色彩: * 通常为中性词,但在不同语境下会略有偏向。 * 褒义/中性: 当动机是体贴、为他人着想时(如不吵醒家人)。例如:“他蹑手蹑脚地走进病房,生怕惊动了刚睡着的母亲。” * 略带贬义: 当动机是偷偷摸摸、行为鬼祟时。例如:“我看到一个人影在楼下蹑手蹑脚地晃悠,行迹十分可疑。”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小心翼翼、轻手轻脚、捏手捏脚 反义词:大摇大摆、昂首阔步、地动山摇#知识分享 #涨知识 #成语 #学习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