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6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5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03
转一位师兄:说说关于欠债的事情,说句实话我也欠债,数额还不少,但我并没有焦虑,很多师兄着急焦虑感觉人生活的没意义,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藏着比债务更重的东西—是对未来的恐惧,是对自己的否定,是被“欠债”标签压垮的尊严。常有人问我:“师兄,是不是我前世造了孽,今生才要还债?”我答:“因果从不是简单的现世报',更像一面镜子你看见的‘果',或许正照见你心上的“因'。” 有人为撑面子借贷消费,是困在“我需要被认可”的执着里;有人盲目跟风炒股,是被“我要更快成功”的贪心推着走;有人因亲情绑架借钱,是困在“我不能拒绝”的愧疚中。债务本身不过是数字,真正啃噬人心的,是我们对“欠”的抗拒、对“丢脸”的恐惧、对“无法翻身”的绝望。就像《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债务是“相”,若我们把“我是负债者”的标签刻进骨头,它便会变成捆仙绳,越挣扎勒得越紧。今天有位负债的年轻人哭着说:“我这辈子完了,永远还不清了!”我问他看过冬天的竹林否,冬天被雪压弯,春天又挺直了。债务像雪,压得垮当下的你,压不垮生命的韧性。佛说“诸行无常”,没有一种困境是永恒的。但我们的痛苦,往往源于“我执”—执着于“我必须完美”“我不能失败”“我得对所有人负责”。就像有人为还债熬夜打三份工,身体垮了反而更难翻身;有人因愧疚对家人冷漠,反而让关系裂痕更深。 《心经》讲“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当我们不再把“我还清债”当作人生唯一目标,而是允许自己“此刻正在还债”,焦虑便会松动。债务是暂时的“我”要面对的课题,而非“我”全部的命运。 前段时间被债务困扰的一位师兄上周告诉我:“师兄,我终于还清最后一笔债了!”问其诀窍,他说:“从前我总骂自己没用,现在每天念佛时,我就想:'这笔债是帮我消贪心的,那笔债是教我学节制的。'”心境变好自然积极面对问题,反而有更好的机缘解决问题。佛法从不是教我们逃避债务,而是教我们在还债的过程中修心:修“惭耻心”:不是为“欠债”羞耻,而是为“曾因贪心、愚痴造业”警醒。修“精进心”:把“还债”当作锻炼耐力的功课,每一分努力都是对治懈怠的良药。修“慈悲心”:对自己慈悲—允许偶尔的脆弱;对债权人慈悲,理解他们的急切,用真诚沟通化解怨怼。债务的意义,从不是让我们困在“还”的循环里,而是借由它照见内心的贪嗔痴……#打开美好生活 #清风不问赶路人 #与众不同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