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8: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李叔3周前
桑白皮汤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泻肺平喘剂,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壅盛所致的咳喘病症。以下从中医角度详细介绍其核心信息,严格遵循中医理论规范,同时区分中医功效与现代医学应用场景。 一、方剂出处与组成 桑白皮汤的经典记载见于明代医家张景岳的 **《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古方八阵》**,其标准组成(参考经典方)如下: 1. 桑白皮(一钱半,约 4.5g) 2. 半夏(一钱,约 3g) 3. 苏子(一钱,约 3g) 4. 杏仁(去皮尖,一钱,约 3g) 5. 贝母(去心,一钱,约 3g) 6. 山栀(炒,一钱,约 3g) 7. 黄芩(一钱,约 3g) 8. 黄连(一钱,约 3g) 二、核心功效 中医功效:泻肺平喘,清泻肺热。 方中桑白皮为君药,性寒味甘,专入肺经,能直泻肺中火热、降气平喘;黄芩、黄连苦寒,助桑白皮清泻肺热,为臣药;半夏、苏子、杏仁化痰降气、止咳平喘,贝母清热化痰,山栀清泻三焦之火(助清肺热),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肺、化痰平喘之效。 三、主治病症(中医辨证) 主治肺热壅盛证,典型症状表现为: 1. 咳嗽剧烈,气喘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2. 咳痰量多、色黄稠厚,或痰中带血丝,气味腥臭; 3. 胸膈烦闷、胸痛,口渴喜冷饮; 4. 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脉象快而有力,如珠子滚动)。 四、用法用量(传统用法) 1. 煎煮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水浸泡 30 分钟,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 20-30 分钟,取药汁约 200-300ml; 2. 服用方法:每日 1 剂,分 2 次温服(早晚各 1 次); 3. 注意:具体用量需由中医师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轻重辨证调整,不可自行按原方剂量服用。 五、现代临床应用(需辨证使用) 结合中医辨证,桑白皮汤可用于现代医学中以下疾病的急性期或发作期,且中医证型符合 “肺热壅盛” 者: 4. 急性支气管炎 5. 肺炎(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伴明显肺热症状者) 6.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每日分享#原创作品#涨知识#中药
00:00 / 08: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
采药童2周前
桑螵蛸,是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俗称“螳螂巢”。它是一味非常有特色的中药,其核心作用高度集中于固涩,尤其擅长固精和缩尿。 主要功效: 1. 固精缩尿(核心功效) 这是桑螵蛸最著名、最常用的功效。 · 主治: · 遗精、滑精: 肾虚不能固摄精关,导致不因性生活而精液自泄。桑螵蛸能有效收敛固涩。 · 遗尿、尿频、夜尿增多: 尤其常用于小儿肾气未充导致的遗尿,以及老人肾气亏虚导致的尿频、夜尿多。它能固涩膀胱,减少尿液的无故流失。 2. 补肾助阳 · 主治: 适用于肾阳虚导致的证候,常与遗精、遗尿等症同时出现。 · 阳痿: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导致性功能减退。 ·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肾阳虚的典型全身症状。 · 注意: 桑螵蛸的“补肾”之力相对缓和,通常作为辅助,其首要作用仍是“固涩”。在治疗严重的肾阳虚时,常需与更强的温补肾阳药(如鹿茸、淫羊藿等)同用。 · 禁忌与不适用人群: · 阴虚火旺、膀胱有热者慎用或忌用: 这是最重要的禁忌。桑螵蛸性偏温涩,如果本身是阴虚火旺(表现为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下焦有湿热(表现为小便短赤、灼热疼痛),使用它会如同“火上浇油”,闭门留寇,使热邪无法排出。 · 大便秘结者慎用: 其收涩之性可能会加重便秘。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为中医药知识科普,具体用药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请勿自行配方用药。#中医 #涨知识 #每日分享 #中药材 #桑螵蛸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桑白皮汤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泻肺平喘剂,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壅盛所致的咳喘病症。以下从中医角度详细介绍其核心信息,严格遵循中医理论规范,同时区分中医功效与现代医学应用场景。 一、方剂出处与组成 桑白皮汤的经典记载见于明代医家张景岳的 **《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古方八阵》**,其标准组成(参考经典方)如下: 1. 桑白皮(一钱半,约 4.5g) 2. 半夏(一钱,约 3g) 3. 苏子(一钱,约 3g) 4. 杏仁(去皮尖,一钱,约 3g) 5. 贝母(去心,一钱,约 3g) 6. 山栀(炒,一钱,约 3g) 7. 黄芩(一钱,约 3g) 8. 黄连(一钱,约 3g) 二、核心功效 中医功效:泻肺平喘,清泻肺热。 方中桑白皮为君药,性寒味甘,专入肺经,能直泻肺中火热、降气平喘;黄芩、黄连苦寒,助桑白皮清泻肺热,为臣药;半夏、苏子、杏仁化痰降气、止咳平喘,贝母清热化痰,山栀清泻三焦之火(助清肺热),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肺、化痰平喘之效。 三、主治病症(中医辨证) 主治肺热壅盛证,典型症状表现为: 1. 咳嗽剧烈,气喘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2. 咳痰量多、色黄稠厚,或痰中带血丝,气味腥臭; 3. 胸膈烦闷、胸痛,口渴喜冷饮; 4. 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脉象快而有力,如珠子滚动)。 四、用法用量(传统用法) 1. 煎煮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水浸泡 30 分钟,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 20-30 分钟,取药汁约 200-300ml; 2. 服用方法:每日 1 剂,分 2 次温服(早晚各 1 次); 3. 注意:具体用量需由中医师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轻重辨证调整,不可自行按原方剂量服用。 五、现代临床应用(需辨证使用) 结合中医辨证,桑白皮汤可用于现代医学中以下疾病的急性期或发作期,且中医证型符合 “肺热壅盛” 者: 4. 急性支气管炎 5. 肺炎(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伴明显肺热症状者) 6.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中药#涨知识#原创作品#伤寒论
00:00 / 07: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