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38: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41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9
月球发现外星带来的水!中科院月壤分析新成果 月球科普宇宙知识 #月球背面 #月壤 #月球背面有什么秘密 #月亮🌙 #月球水 月球水的起源,一直是深空探测领域的核心谜题。过去,科学界提出过太阳风质子与月壤矿物反应生水、月球形成初期保留原始水等假说,但都无法完全解释月球样品中 “正氧同位素特征水” 的来源 —— 这类水的氧原子同位素组成,与月球本土物质差异明显,成谜多年。 2024 年,嫦娥六号从月球正面风暴洋西北部带回 2 公斤月壤,为破解这一谜题提供了关键素材。月球没有大气层阻挡,也无板块运动、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能完好保存上亿年的陨石撞击痕迹,是天然的 “宇宙档案馆”。而在地球,陨石不仅会在大气层燃烧损耗,落地后还会被雨水、地震等破坏,尤其本次研究的 CI 型碳质球粒陨石,在地球已发现陨石中占比不足 1%,研究难度极高,月球月壤的优势由此凸显。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团队,对嫦娥六号月壤中 2 克样品展开微米级精细分析,从海量颗粒里锁定了关键证据 ——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这些微小碎片,是 CI 型陨石母体小行星撞击月球时,在高温高压下熔融成液态,再快速冷却结晶形成的 “凝固遗迹”,既证明了撞击事件的真实性,还保留了撞击时的温度、压力等参数,为还原远古撞击过程提供直接依据。 CI 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母体小行星,主要分布于外太阳系小行星带外侧区域,是太阳系形成初期的 “原始材料”。它有两大关键特质:一是富含水与有机质,这既是生命起源的核心要素,也是月球水的潜在 “补给源”;二是同位素特征独特,氧、碳等同位素组成与月球本土物质差异显著,如同自带 “外太阳系出身证明”,方便科学家精准溯源。 团队通过同位素比对发现,CI 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氧同位素组成,与月球样品中 “正氧同位素特征水” 高度匹配,得出核心结论:月球表面至少部分水,来自外太阳系 CI 型陨石的撞击贡献。这些陨石像 “太空洒水车”,数十亿年来不断撞击月球,将水释放到月表,一部分融入月壤矿物间隙,一部分在月球两极永久阴影区冷凝储存,成为月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这一结论填补了月球水来源研究的空白,让人类对月球水的认知从 “单一成因” 转向 “多元贡献”。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7: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