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恨数学”到“爱思考”看我用了哪些方法 还记得孩子上幼儿园时,我能为他会数到100而骄傲地发朋友圈。可到了小学二年级,当他掰着手指算7+8时,我的血压就开始飙升。 我曾坚信“勤能补拙”,买来成堆的练习册,每晚家里都上演着“口算大战”。结果呢?孩子哭了,我累了,亲子关系亮了红灯。直到他红着眼睛对我说:“妈妈,我恨数学!”——那句话像一记重锤,把我敲醒了:我是不是正在亲手扼杀孩子对数学的最后一点好奇? 我决心改变。经过三年的摸索,我学到了很多: 我把数学从习题册里解放出来,在生活中和他玩数学;我学会了闭嘴,守护他宝贵的思考时间;我开始把错误看作宝藏,和他一起像侦探一样探秘…… 这些方法很有效,他不再抗拒数学了。但作为一个忙碌的妈妈,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我的知识体系是零散的,我的耐心时好时坏,我无法系统地帮他搭建数学思维。 我意识到,我需要一个专业的“盟友”。 这个盟友,必须和我有相同的教育理念:不只是教解题,更是培养思维;不只是追求分数,更是激发兴趣。 很庆幸,我们找到了。我惊喜地发现,这些老师把我的“生活化数学”理念用专业的方式落地了。 他们不急着给答案,而是用一个个巧妙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找到思路——这比我专业的“等待”更有效。 他们把错误当作最好的教学素材,带着孩子复盘思考路径,找到那个“关键的绊脚石”——这种“探秘”比我更专业、更彻底。 他们的课堂就像一个个游戏挑战,函数图像是过山车,几何图形是侦探谜题——孩子回来兴奋地说:“妈妈,数学课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 现在,我真正从一个“焦虑的监工”变成了“欣赏的观众”。我不再纠结于某一次分数,因为我看到,他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难题的韧性和逻辑清晰的表达能力,都在肉眼可见地成长。而这,才是数学带给他最宝贵的礼物。 #数学 #数学思维 #学习方法 #家长必看#开学基础开学的vlog就不基础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小泽1周前
努力是我唯一的天赋 我没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也缺乏与生俱来的灵巧双手,更不具备令人惊叹的创作灵感。但我始终坚信,努力是我唯一的天赋,是它支撑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向前。 记得刚踏入初中时,我的数学成绩总是不尽人意。面对复杂的几何图形、难解的方程式,我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看着同学们轻松地解答难题,我心里满是羡慕。但我不愿就此认输,我告诉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通过努力也一定可以。从此,我开启了“逆袭”之路。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留在教室里多做几道练习题;周末,别的同学在玩耍,我却泡在图书馆里研究各种数学辅导资料。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努力同样是我前进的动力。起初,我的画作总是歪歪扭扭,比例失调。但我没有放弃,我坚持每天练习素描,从简单的线条、几何体开始,一点点积累经验。我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心感受光影的变化。为了提升绘画技巧,我还报名参加了绘画培训班,跟着老师系统地学习。无数个日夜的练习,让我的手指磨出了茧子,但看着自己的作品越来越有模样,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努力或许不会立刻带来回报,但它就像种子在地下默默生长,终有破土而出、绽放花朵的一天。我深知自己没有过人的天赋,但我会用努力填补差距。因为我明白,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每一份收获的背后,都是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努力是我最可靠的“天赋”,它让我相信,只要不放弃,就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和平精英 #会火#抖音二创激励计划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43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1
00:00 / 06: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9: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1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4: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5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1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