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4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70
00:00 / 06: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55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9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2年前
都江堰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组成,是一个古老灌溉系统,始建于秦国,地位于长江的支流——岷江上。 1.宝瓶口。宝瓶口用来灌溉东部平原,缓解西部洪灾。在未开凿之前,玉垒山便伫立在东岸。每逢涨水之际,水便往西部流,危及西部的田野;而东部却没有水得以灌溉。于是李冰提议,在此开凿出一个进水口,这样东部有水用,西部洪水也随之减少。 2.鱼嘴。有了宝瓶口进水,但还不够。岷江地势东高西低,让岷江顺利的流入东部宝瓶口,还是不够。在此基础上,在岷江弯道上,李冰又号召大家筑起了一个酷似鱼的狭长人工小岛——鱼嘴分水堤。 这条分水堤,将岷江分成了内外两江:内江河床低,河道窄,用来灌溉平原的农田;外江河床高,河道宽,用来堆沙泄洪。当洪水一来,洪水流势又急又快,便优先流往河床高且江面宽的外河,六成来水流到外江,降低洪水风险;枯水季节时,河水流速慢,流水少,便优先流往东部内江,保证平原地区的农用灌溉。 3.飞沙堰。飞沙堰是溢洪道。为了进一步让东部平原免遭洪灾,需要更好的控制水量。飞沙堰比内江仅仅高了2.15m,当流入内江的水高于2.15m,洪水就自动漫过飞沙堰,将溢出的洪水排往外江;遇到特大洪水时,飞沙堰自动垮塌,江水回归岷江。#都江堰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55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