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地表最强白刃战 澳大利亚军队与志愿军的白刃战发生在1950年11月的上洋五里战斗(西方称之为博川战斗或者博川桥头堡战斗)。参战的中方部队是志愿军39军117师350团一连,澳军部队是隶属英国陆军第27步兵旅的澳大利亚皇家团第3营。 战斗起因要追溯到志愿军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入朝参战前,“联合国军”一路猛进,英国第27步兵旅是先头部队之一。1950年10月中旬志愿军入朝,10月底取得温井战斗胜利,11月初取得云山战斗胜利,“联合国军”猝不及防下溃退。志愿军39军决定将“联合国军”包饺子,歼灭美军一两个师,遂派遣117师南下追击,堵住其撤退路线。117师以350团为先头部队、349团为后卫,朝博川东南部的上洋五里地区进发。11月5日凌晨,350团与英27旅下属的一个榴炮营遭遇,双方交火,“联合国军”随后增派部队支援。 英军逃跑时,遭到志愿军39军117师350团伏击。英军对350团阵地发起猛攻,飞机、火炮齐上阵,但难以推进。350团负责阻击英军的兵力起初只有1个连,在英军狂轰滥炸和猛烈进攻下,部队出现大量伤亡,原本一百多人的阵地最终只剩30多人坚持战斗,且战士们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每人仅握着最后的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此时,英联邦第27旅派遣澳大利亚部队进攻志愿军阵地。经过一上午激烈争夺,350团战士仍坚守阵地。但随着伤亡增加,最后只剩30名战士,且无弹药和粮食补给。澳大利亚军队带着刺刀发起猛攻,试图击溃志愿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志愿军战士依靠有利地形和娴熟的刺刀战术,拼死抗争,成功抵挡住澳大利亚军队的多次进攻。在这场白刃战中,澳大利亚部队遭受巨大损失,12名澳军被刺死,64人重伤失去战斗力,而志愿军伤亡相对较轻。 这场战斗彻底改变了“联合国军”对中国军队的认知,也让他们意识到志愿军在白刃战中的强大战斗力。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5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