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10
00:00 / 07: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道法自然就是自然而然 我们一起慢慢学|《道德经》第25章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所以呢,宇宙中有这四大,人也在其中之一。 那人为什么能占据其中之一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守法与地,效法大地厚德载物的精神,学会包容、承载、生养万物而不居功 大地运行遵循天体的规律,四季更替,昼夜交叠等 天体运行体现了道的法则,周行而不怠,独立而不改 而最后那句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什么呢? 道的本质就是自然而然,是它自然本身的状态,完全是出于其内在的本性,是自发的、无目的的、不施加任何外力的自然而然 它只需要做自己便好 所以综合来理解呢就是 道无所不容,天无所不覆,地无所不载,而人就是需要通过效法地、效法天、效法道的路径来提升自己,等量代换一下,就是人最高的行为准则,最高的境界就是效法自然 那我们呢,可以修身养性,不强求,不执着,顺应自身的条件和外在的机遇,做事顺着规律,而非对抗,柔弱胜刚强 一念执着真的是个挺可怕的东西,有时候就是很执着的想要改变自己无法掌控的东西,那就变成了执念,注定是没有善果的 开始尝试,掌握自己能掌控的,其余的顺其自然才是顺道而为 我朋友送给我的一句话,在此也送给你们~ 心经里一直在劝“心无挂碍,无有所怖” 希望我们能渐渐脱离我执~ #道德经 #国学智慧 #个人成长 #认知升级 #知识分享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朱一方1周前
《道德经》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章原文如下(依据王弼本):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数舆无舆。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简要说明: 第三十七章 强调“道”的自然无为,统治者若能顺应道,万物将自我化育,最终归于平静。 · 第三十八章 区分“上德”与“下德”,批判形式化的仁义礼智,主张返璞归真。 · 第三十九章 论述“得一”(与道合一)的重要性,天地万物皆依赖道而存在,并强调“卑下为根本”的哲理。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