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烔萱1年前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王昌龄 #小学必背古诗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反映军旅生活。下面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为例进行解析: 一、诗歌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诗句解析 1.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这两句描绘了西北边陲壮阔而苍凉的景象。“青海”即青海湖,“雪山”指祁连山。长云弥漫,雪山暗淡,营造出一种雄浑、凝重的氛围。 - “孤城”指边塞的军事堡垒,将士们在孤城中遥望远方的玉门关。玉门关是重要的关隘,这里象征着边疆的防线和国家的安全。这两句既展现了边塞的辽阔和艰苦环境,也表达了将士们守卫边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黄沙百战”突出了战争的频繁和激烈。将士们在沙漠中经历了无数次战斗,黄沙漫天,环境恶劣。 - “穿金甲”说明将士们的铠甲已经被磨穿,可见战斗之艰苦和激烈程度。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 “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边疆的敌人。这句诗表达了将士们英勇无畏、誓要保卫国家、打败敌人的豪迈气概和坚定决心。 三、诗歌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激烈战斗,展现了将士们的爱国情怀、英勇无畏和顽强斗志。同时,也反映了唐朝时期的尚武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 四、艺术特色 1. 意境雄浑:诗人以壮阔的边塞景象为背景,营造出雄浑、苍凉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边塞的艰苦和将士们的豪迈。 2. 语言豪迈:诗歌语言豪迈有力,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充满了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 3. 对比衬托:通过对青海湖、雪山、孤城等景物的描写,衬托出将士们的孤独和坚毅,同时也突出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1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第234集】#短歌行 #国学经典 #古风诗词 #诗词鉴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代表作之一,属乐府旧题,多用来抒发人生感慨。此诗约作于赤壁之战前后,当时曹操已统一北方,正积极招揽贤才以图统一天下,诗中既流露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更凸显求贤若渴的心情与建功立业的壮志。 《短歌行》赏析 全诗以“人生几何”起笔,将深沉的情感与宏大的抱负融为一体,风格慷慨悲凉,刚健有力。 - 核心情感:时光之叹与求贤之心 开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朝露喻人生短暂,既含对时光易逝的慨叹,更暗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的紧迫感。随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化用《诗经》名句,以女子对情人的思念比喻自己对贤才的渴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直白点出求贤的迫切。 - 意境与手法:用典自然,情景交融 诗中多处化用典故,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自《诗经·小雅》,描绘宴饮贤才的欢乐场景,表达对贤才的礼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自比,表明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志向。这些典故的运用自然贴切,既增强了文化底蕴,又深化了情感表达。 - 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全诗节奏跌宕,情感起伏,从对人生短暂的怅惘,到对贤才的深情呼唤,再到建功立业的豪情,展现出曹操复杂的内心世界。语言质朴刚健,无雕琢之痕,却字字千钧,尽显建安文学“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风骨,也让读者感受到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与赤子之心。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1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