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长歌:玉璧城下高王泪 血色残阳染透玉璧城墙,东魏损兵七万,仍不能破,纵是权倾朝野的大丞相、渤海王的高欢,也只能上表自贬以平息物议。高欢忧愤成疾,一病不起。一天夜里有大星坠于营中。高欢自知天命,军中偏又讹传韦孝宽大弩射杀高丞相,生命垂危。为使军心不致动摇,高欢不顾病重之身,在露天大营召集诸将宴饮,席间鉄勒将领斛律金高唱《敕勒歌》助兴,高欢亲自和唱,英雄盖世的高欢,想到自己壮志未酬的理想,想到阴山下的故乡,也不免泪流满面。 那是30年前一个平凡的日子,戍卒甲喊:贺六浑,醒醒,再误巡值时辰,什长的军棍又要下来了! “我刚做梦,梦到有人喊我高王”“哈哈,你小子要是能称王,我就能当皇帝,快点,别磨蹭了。听说城里娄员外今天和女儿一起从洛阳回来”。高欢笑着说道:“听说娄员外的女儿美若天仙,要是能娶回家就好了”。戍卒甲大笑道:“你小子还是没睡醒,娄员外的女儿能看上你?” “高王,高王!”斛律金喊道,玉璧城浓重的血腥味,又把须发皆白的高欢拉回了现实,“阿六敦,看来我此生无法再统一中原了”“高王明日末将带兵再攻一次”“不必了,明日退兵,我们的血已经流了太多了”言罢 高欢仿佛看见了敕勒川阴山下,那个不羁的少年 那个曾经的自己。#敕勒歌 #高欢 #斛律金 #玉璧之战 #历史故事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78
娄昭君1年前
《敕勒歌》 公元546年,东魏实际带头大哥高欢,带领全国之兵15万,准备一举荡平西魏。 进攻西魏,就绕不开汾河南岸的玉壁城,城体位于汾河谷地的高处,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介于第一次玉壁之战的失败,王思政又被调走,守城的是当时籍籍无名的韦孝宽,守军也只有8000人,高欢觉得这次必能一举拿下玉壁城,但是结果却是大大出乎高欢预料。 高欢率军在玉璧城下苦苦战斗六十日,有一半的士兵战死或病死,智慧跟力量都用尽了,却没什么进展。高欢失去了继续进攻的信心,身体也撑不下去了,愤恨发病,卧床不起。派人把在玉璧战死的七万士兵安葬之后,在一个夜里,他下令全军悄悄撤退。 撒退之时,归途中,为振军心,高欢不顾病重,召诸将宴饮,令斛律金唱《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高欢亲自和唱,哀感流泪。 这场巅峰对决之后,东魏再也无力对西魏发动大规模进攻。韦孝宽可谓是凭一己之力改变了历史。 清代诗人袁枚在祭拜高欢之后,在邺下写下《过邺下吊高神武》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 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 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敕勒歌 #唱歌 #谭维维 #氛围感 #甜妹出击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6
公元546年9月,高欢带兵十余万,围攻玉璧城,守城的是西魏名将——韦孝宽。高欢连续攻击50多天,皆因韦孝宽守御得体,而不能克,东魏军死伤七万多人,士气低落,高欢本人也患病,军中传言高欢已经病死,无奈之下,高欢抱病巡视诸营,看到伤兵众多,军心不振。为鼓舞士气,高欢大宴将士们,酒宴之上,高欢名老将斛律金歌舞助兴,斛律金拔出长剑,伴剑起舞,雄浑的歌声唱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高欢帐下,多是鲜卑健儿,大家来自北方的草原,甚至高欢本人,也是鲜卑化的汉人,生长在敕勒川。浑朴苍莽,跌宕多姿的敕勒歌,唱出了所有人的思乡之情。英雄高欢一边随着斛律金苍凉的歌声低声和唱,一边留下了痛楚的泪水。史书上这样记载下感人的一幕:“时西魏言神武中弩,神武闻之,乃勉坐见诸贵,使斛律金敕勒歌,神武自和之,哀感流涕。”第一次读到高欢“哀感流涕”时,我深深地被震撼了。这场景仿佛近在眼前。走到生命终端的高欢,被这首歌带回到他的生长之地,带回到他生命中最朴素、最卑微的起点。从少年时起,他就渴望离开敕勒川,离开只有牛羊和战争的草原,到南方去,到麦粟遍野的中原,到繁盛如同天堂的洛阳。而今,一切都已实现,他甚至成了实际上的皇帝。可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目光,投向了塞外,投向了他情感和梦想的源泉。我每次读到这里,都禁不住掩卷沉思。两个月后,也就是东魏武定五年正月。高欢病逝,时年五十二岁。他的慷慨奇崛的生命传奇,以《敕勒歌》的悠远长调,清清淡淡地终结了,千年的岁月过去了,很少有人知道《敕勒歌》与高欢的历史情结。史书评介高欢“深密高岸,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有谁能知道在终日俨然的英雄内心,却深深蕴藏着眷恋思乡的怀旧情节。英雄高欢终究没有能够回到他眷恋的敕勒川。半年之后,高欢“虚葬于漳水之西,潜凿鼓山石窟天宫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那么在英雄高欢安葬的那一天,他的老将斛律金也许就站在这里,含着眼泪再次唱响《敕勒歌》……#历史#高欢 #历史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61
00:00 / 1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52
赤小豆1年前
最近敕勒歌火了,有人总盯着玉壁城不放,跟风人云亦云说几个高欢快乐城韦孝宽就以为很懂 玉壁之战不是简单的攻城战,高欢计策百出,又是掘地道,又是起土山。打造如攻车,火竿等。韦孝宽此战能力毋庸置疑,高欢的临场指挥能力也是顶流的 首先玉壁城城池险固,北濒汾河,四面并临深谷,只有南面一条有道路,极其险要,在修筑城墙时,王思政命人在黄灰色胶泥里掺上料礓石与鹅卵石,提高了墙垣的坚实程度 后来韦孝宽入驻玉壁城,第二天就加宽了护城河,更是将周边府县兵马调入玉璧城,使城中守军达万余之众,又在玉璧城内屯积了大批军用物资,等高欢兵临城下已经是一座坚城 不是韦孝宽多厉害,守城能力本来就是大打折扣, 韦孝宽一没有经历粮草不足,二没有经历士兵不足,三没有经历士气水源不足,守城守的非常舒服,就说守城能力是不如北齐慕容俨的 慕容俨一万多少人抵抗南梁先后十三万人进攻,还能守城一年,最后粮草断绝,吃死人活下来的,就这样城也没破,还是一个老城矮城,进攻的还是南梁猛将任约和侯瑱,仁约是早年侯景部下猛将,侯瑱后来成为南陈第一战将 拓跋焘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刘宋三千人的悬瓠不克,陈友谅五十万攻打洪都二万人不克,再夸张也几乎一大半兵马也有二十余万,李世民曾经也被一个无名守城小将打败,你能说李世民不如他吗 借此再说说宇文泰,宇文泰的人品和军事实力被严重高估,高欢还知道逐君之丑呢,宇文泰直接弑君,老大尔朱天光前脚出征高欢,后脚宇文泰就劝贺拔岳杀了尔朱天光弟弟蚯占鹊巢,后来宇文泰在庾信出使西魏时就发兵偷江陵,也可见其人品之低劣 宇文泰攻渭州可朱浑元不克,元修西逃之战败被高欢克占潼关,夏州灵州之大败,高欢克夏州擒斛拔弥俄突,灵州退宇文泰,眼睁睁看着高欢在自己地盘把曹泥一家接走 小关和沙苑之战确实胜的,这也军事能力体现,要是一点不胜那也不是枭雄了,紧接着河桥和邙山完败 而高欢呢,大家只看失败,看玉壁不克,看小关撤军看沙宛惨败,看不到前期灵州,夏州之战的胜利,看不到以少胜多的韩陵之战,看不到广阿之战的胜利,看不到邙山之战胜利,看不到河桥之战胜利等 #高欢 #东魏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7
YC11月前
北方六镇,高欢独占其五,犹不能胜,着实可惜。 公元546年,已经51岁的高欢,乘邙山之战得胜之余威,带领东魏倾国之精锐20万兵临玉壁城,东魏占据齐鲁燕赵大地,拥河东雄关,纵横千里,六镇精兵得其五人口是西魏两倍有余,可谓具备了统一北朝的所有优势。望眼天下几无敌手,却唯独无法击败西魏宇文泰,而彼时玉璧城守将韦孝宽,仅8000士卒坚守50余日,东魏损兵7万,仍不能破,玉璧一战失利更是彻底断送高欢统一北方之可能,高神武中箭负伤,加之忧愤成疾一病不起,夜观天象有流星陨落,他自知天命,韦孝宽乘势散播谣言“高神武病危”,高欢为了安抚军心设宴犒劳诸军士,席间铁勒将领斛律金吟唱《敕勒歌》助兴,“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高欢亲自和唱,哀感流泪。终究没能回到他眷恋的敕勒川。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正月朔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恰巧日蚀。高欢在垂死之时叹道:“日蚀为了我吗?死亦何恨!”不久薨逝于晋阳家中,时年五十二岁,安葬于义平陵。[23] 高欢去世后,长子高澄独担东魏大任,后被膳奴刺杀。次子高洋袭位。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黜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齐国,史称北齐。其子高洋称帝后,追尊高欢为太祖献武帝,后被改尊为高祖神武帝。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 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 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渤海小吏 #神武帝高欢 #南北归一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75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0
英雄遗憾——玉壁之战发生在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为解决关陇集团统治的西魏政权,于公元 546 年率领二十万大军再度入侵关中。为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高欢用尽智谋,他综合运用军事与政治手段,在军事上根据玉璧城地理位置,采取围城段水的计谋,命令将士另掘河道,使汾水绕道而行,面对城内供水中断,玉璧城守将韦孝宽临危不乱,下令凿取地下水,高欢见此计不成,于是用堆土山的与挖地道、火攻等战术意图攻破玉璧城,在运用军事手段的同时高欢还辅以政治攻心的离间计等办法,他派祖孝征去劝降,被拒绝后于是派人把写有投降的文书射入城中,但韦孝宽依样画瓢,命令手下将写有“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的告示射入高欢军中,高欢的计谋被韦孝宽一一化解,就这样双方僵持了五十多天,高欢忧患成疾,最终被迫撤军。在撤军途中,韦孝宽派间谍散步谣言,称东魏是因为高欢中箭伤亡而撤军,一时军中谣言四起,军心大乱。这时,西魏又编造歌谣:“高欢鼠子,亲犯玉璧,箭弩一发,元凶自毙”,高欢为了稳定军心,带疾宴会诸将,并且让下属斛律金唱《敕勒歌》,《北齐书》记载:是时,西魏言神武中弩,神武闻之,乃勉见诸贵,使斛律金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军中士气渐起。玉壁之战两个月后,这位雄才大略的枭雄满怀不甘,郁郁而终。清朝诗人袁枚有诗: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9
寒心令7月前
尔朱荣一死 高欢开始崛起却败于玉璧城下 胡太后在怀孕后,为了保命,积极争取废除这一制度,并最终成功说服宣武帝废除了这一规定 胡太后在权力斗争中逐渐失去了对孝明帝元诩的控制。元诩长大后,胡太后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尤其是当她发现元诩与她的男宠郑俨和徐纥关系密切时,她感到极度不安。在这种情况下,胡太后做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杀掉元诩以巩固自己的权力。 胡太后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一种极端的权力斗争手段,她通过杀死元诩来消除潜在的威胁,确保自己的绝对控制权。这种行为反映了她在权力斗争中的极端和不择手段的态度。 北魏武泰元年二月,胡灵太后擅权秉政,鸩杀了北魏孝明帝元诩,并诈称孝明皇帝当月所诞的元姑娘为皇子,欲拥立为帝,然事泄不行。改立元钊为帝。同月,并州契胡酋长尔朱荣假托孝明帝旨意,以“匡扶帝室”为名进兵洛阳。同年四月十三日,尔朱荣谎称高阳王想要谋反,并以此为借口在河阴之陶渚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史称“河阴之变”。 尔朱荣将北魏中央的汉族官员与汉化鲜卑官吏屠戮殆尽,导致北魏的政治系统全面瘫痪,几乎对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成果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尔朱荣死后 高欢 宇文泰分别拥立东魏 西魏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