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8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5
祸起萧墙 #成语故事 #历史故事 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季康子的封地在费邑,他虽然职位是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国君鲁哀公。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伐附近一个叫颛臾的小国(鲁国的附属国),把它并吞过来。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谋士,他俩觉得季康子这样做不合适,便劝阻他,但季康子拒绝接受他们的意见,于是他们便问孔子该怎么办。 孔子怀疑这是冉有的主意。冉有说:“这是季康子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孔子说:“你俩既然辅佐季康,就应该尽力劝阻他。”冉有说:“不过,如今颛臾的国力越来越强大。现在不攻取,以后可能会成为祸患。”孔子说:“这话不对!治理一个国家,不必去掠夺土地和人口;而应该多去想想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百姓一安宁,国家就会富强。这时再施行仁义礼乐的政教来广泛招致远方的百姓,让他们能安居乐业。而你们辅佐季康子,使得远方的百姓离心而不来归附,国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还想去用武力攻伐颛臾,我恐怕季康子的麻烦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萧墙”是国君宫门前的照壁。孔子的意思是季康子的麻烦在宫内,这里暗指鲁哀公。因为季康子当时和鲁君的矛盾很大。季康子怕鲁哀公利用颛臾的有利地势来袭击他的费邑,于是他先下手为强,攻伐颛臾。 【出处】 成语“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指祸患的起因在于内部。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8: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4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00:00 / 09: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3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2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7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