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80
00:00 / 1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不要入了修行的相,破相归真!修行的本质是向内观照! 修行之路最易踏入的迷障,便是执于“修行之相”。许多人刚踏上这条路,便怀揣着“救世普度”的宏大执念,却忘了修行的根蒂原是修正自身的贪嗔痴慢疑五毒。释迦牟尼佛尚且无法令所有众生即刻觉悟,我辈凡夫又怎能凭一时意气扛起这份虚妄的重担? 真正的修行,当先叩问内心:何为开悟?如何开悟?开悟并非获得超自然的神力,而是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让言行举止与心神达成圆融合一;是面对人生困局时,能以通透的智慧快速破局;是即便听闻与己相悖的观点,也能做到不入纷争之局、不生评判之念,反而借由这份差异反观自身念头的由来。这远比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他人,更贴近修行的真谛。 释迦牟尼佛曾言,众生历经万般苦难,皆为最终的离苦得乐。可为何多数人深陷人生低谷,却始终难以觉醒?只因心中盛满了不甘与委屈,被负面情绪裹挟,忘了在困境中躬身自省。他们四处寻觅的,从来不是清醒的引导,而是一份共情的理解、一双拉拽的援手,以及对“自身无过”的认可。却不知,真正的觉醒从不在他人的安慰里,而在亲身经历的淬炼中,唯有让执念之心“死”去,道法的生机才会在心底萌芽。 修行的本质,是练就直面问题的勇气与解决问题的智慧。当风雨袭来时,不逃避、不抱怨,以清明的心智拆解困局,这便是修行在生活中的具象化呈现。对于能量层次较高的修行者而言,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滋养:所到之处,能以自身能量净化周遭磁场,让接触者的心灵在无形中得到洗涤与救赎,从而挣脱精神的桎梏,重获清明。 这也正是高能量修行者偏爱独处的缘由。净化磁场与疗愈他人心灵的过程,实则是与当下的人和环境深度同频,将外界的负面情绪与磁场中的“垃圾”吸纳到自身,经内在转化净化后,再释放出正向能量回流到环境中。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身体的疲惫与不适,独处便是他们修复自身、补充能量的必要方式。 修行从不是一时的热血之举,而是贯穿一生的修行。肉眼可见的理论知识、课堂分享,人人都能习得,可真正能将“言行合一、知行合一、心神合一”融入生活细节的人,寥寥无几。许多人学了无数道理,一遇具体事便抛诸脑后,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禅拍#中国传统文化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9: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1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