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6
正反比照,鲜明回话 #提升自己 #每日一读 将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就是正反比照的表达技巧。在回话过程中,运用对比,能凸现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产生强烈的反差效果,制造鲜明的形象。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宁戚去宋国见宋桓公。深深行礼后,宋桓公却不动声色,置若罔闻,非常傲慢。宁戚见此情景,抬起头来,长长地吸了口气,说:“宋国真危险啊!” 宋桓公说:“你这话什么意思?” 宁戚间:“你和周公相比,谁更贤明?” 宋桓公答道:“周公是圣人,我怎敢和圣人相比!” 宁戚接着说:“在周最强盛的时候,听说有人来见他,即使正在嚼着饭,也急忙把饭吐出来,先会见客人。即使这样,他还怕失礼。可是,你是怎么做的呢?宋国这样衰落,国内接连发生杀死国君的事情。您的王位并不可靠,就算您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有本事的人恐怕也不愿意到您这儿来,何况您这样傲慢呢!宋国的处境还不危险吗? 宋桓公赶忙致歉,说:“我没有治国经验,先生请不要介意。” 宁戚将宋的衰落与周的强盛,宋桓公的傲慢与周公的谦逊放在一起,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使对方受到强烈的震憾。 运用对比,能使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显露出来,能使自己的回话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有着很强的说服力。特别是在论辩中,正反比照法发挥着神奇的作用,它好比一枚重型炸弹,能发挥巨大的杀伤功用。 在“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的论辩赛段中,西安队与贵阳队就“母亲应不应该拆女儿的信”为题展开了辩论。 反方贵阳队说:“我们觉得母亲私拆女儿的信,还涉及尊重个人隐私的问题。咱们中国封建社会有一句名言,叫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里强调的除君臣之外,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而没有提出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事实上,作为女儿,她首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于社会和家庭之中,她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如果母亲认识不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地强调这是'爱’,那么这种'爱’与母亲对家里的金鱼、小猫、小狗的'爱’,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位辩手运用正反比照的技巧,先强调反面事例,然后再加强正面说理,自然而然地推出一个结论:母亲要尊重女儿的人格,不能私拆女儿的信。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1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76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63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86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9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6: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5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6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9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8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