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妍2月前
跑步| 36公里✅ 很多人将爱视为价值交换,殊不知,真正的爱,生于盈满,而非索取。 当你已然能够独处,能担起自己的世界,对关系无所苛求,不再将另一半视为填补缺憾的拼图。此刻,你才能真正走入一段深度的亲密关系。 因为你不再为弥补自我而爱。你的目光、纯粹被对方本真生命力所吸引。爱,源于欣赏那份独特的存在。而非他能给予什么。你自然想要靠近、守护,只为让那光芒持续明亮。 这就像我们在静观一片夕阳余晖,心之所念,唯有此刻永恒。定格住眼前的美好。爱的纯粹正在于此。 因此,独立,绝非爱的障碍,它是爱的基石。 周遭充斥着“恋爱交易论”:性值、情绪值、经济值,人被标价,爱被量化。似乎“无所图”反而成了虚妄。 然而,以“有用”为起点的关系,终将在价值耗尽时崩塌。 许多人尚未学会自处与自爱,便急于投身一段关系里,指望他人“完整”自己。我们可能忘记了,人生的很多力量,来源于窥内,来自于自证价值。当你完成了自我构建:能独立生活,能直面世界。无需借关系填补空虚,也无需以他人证明价值。这便意味着: 你,已然准备就绪。这种感觉在你心中有具体的反应,内心的充盈完整,几乎触摸得到。 接下来,只需沉静识人,明辨人心。懂得在一段关系中,何者最为珍贵、最为稀缺。如真诚、独立、持续生长的灵魂。然后,静待。无需刻意追逐,只需持守本心。 当那份能触动你心弦的真实生命力出现,你自会知晓——它终会来 #马拉松 #铁人三项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5
坚帅2周前
做一个能量满满的人,以生活为圆心,守护情绪,精简社交,提升认知! 曾有人说:“看花时,不要被花迷了眼,而是要向内收。如此,才能收拢精力,增加能量。” 身处这纷繁错杂的世界,我们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 若是不懂得把自己管理妥当,只会不断空耗,你以为自己变懒了,其实只是能量耗损太多。 人生下半场,守住自己的能量半径,才能行稳致远。 01 守护情绪半径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让一个笑容满面的人,与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共处一室,并观察两人的情绪变化。 结果不到半个小时,那个原本笑容满面的人,也变得闷闷不乐。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这位心理学家还做了一系列验证。 但研究结果无一例外,全都表明:人的消极情绪,会在20分钟之内传染给别人。 常听人说,你靠近什么,便会成为什么。 若是和情绪黑洞离得太近,自己也会变成负面信息的回收站,忽视掉身边的美好。 一位医学博士曾说:“生活中76%的常见病,都是由不良情绪所引起的,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 守护好自己的情绪半径,让开心的事情驻足停留,对不开心的事情敬而远之,才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 02精简社交半径 网上曾有人提问:“为什么人年纪越长,朋友越少?” 下面最高赞的一个回答是:“一是因为走着走着,方向就不一致了;二是因为随着年纪渐长,不愿意再迁就了。”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终会发现,那些让你辛苦维系的关系,都是错的。 那些流于表面的应酬交际,只会给本就耗费心神的人际关系,增加难度。 利己是人类的天性,当你不够“有用”的时候,当然不会有人搭理你。 精简自己的社交半径,戒掉无效的推杯换盏。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当你有了足够的价值,优质的人脉自会不请自来。 03拓宽认知半径 有人曾说:“认知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一个跳出局限的人,高瞻远瞩,能开辟出自己的新天地; 一个鼠目寸光的人,随波逐流,只能收获眼前的蝇头小利。 我们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办不到认知以外的事。 拓宽认知半径,打破思维桎梏,才能破除前方道路上的重重迷雾,脱颖而出。 做一个能量满满的人,以生活为圆心,守护情绪,精简社交,提升认知,如此才能不断为自我赋能,邂逅理想人生。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