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0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2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85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50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6
保留拜火教仪式的中国波斯村 保留拜火教仪式的中国波斯村 中国华东江苏省扬州市东南40公里处有座奇特的村庄,全村大部分人都鼻梁高挺,双眼深凹,男子两颊留长须,长期保持着特殊的祭祀与葬礼习俗,这座奇特的村庄的名字就叫波斯村。 古波斯国地处亚洲西部,与波斯村相距万里,一个中国的普通农村为什么会以“波斯”命名呢?她和古波斯国之间究竟有什么历史渊源? 虽然是一座典型的中国水乡村庄,但村头的路牌上却写着3个大字“波斯村”,村中央是一座有浓郁阿拉伯风格的纪念园,园门口立着一块石碑,上用中阿两种文字写着“波斯庄”。 当地研究波斯村问题的权威张永康带着记者在村中参观。这里用“波斯”命名的商店特别多:波斯商店、波斯饭店、波斯干洗店、波斯旅社、波斯百货店随处可见,一些建筑物上的装饰图案也带有阿拉伯风格。 目前,波斯村共有1100户,人口4100人,其中100多户姓佴,这些人都承认自己是波斯人的后裔。特别奇怪的是这里姓佴的称自己姓“LI”,而不是与中国其它地方姓佴的念“ER”,他们认为这是因为“LI”中的“I”的发音与伊朗、伊拉克中的伊字发音相同。 现在,波斯村的人生活习俗已经与周围人没有多大区别,唯有祭祀方式仍保留着古波斯拜火教的色彩。波斯村在举行祭祀时,总是供奉两尊木刻偶象,一名“波斯”,一名“龙骥”,一个面善,一个面恶,俱为武士装束,头戴向上翻卷的毡帽,上插一支点燃的蜡烛。参祭人员约16人,头戴西式高统黑礼帽,身穿燕尾礼服,盛放祭品的器具是木制长方形托盘,两侧均有提把,这样的祭祀在中国其他地方是罕见的。 张永康介绍说:“波斯村至少已有600多年历史,因为村中王氏家谱中记载,王氏家族是1368年从外地迁入波斯村的,因此波斯村形成肯定在此之前。”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得芝认为,早在唐代(618年至907年)扬州以其濒江近海,运河贯通的地理位置,成为亚洲著名的国际性商业贸易港埠,也是水陆“丝绸之路”的结合部。据史料记载,当时阿拉伯、波斯人经内陆或海路来此地的络绎不绝,留居经商者多达5000余人,一些波斯商人到距扬州不远的农村定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波斯村的人对于村庄名的来源有着自己传说:其一是,波斯村过去曾是长江边的一个码头,常有波斯商船在此停泊;二是一位波斯商人在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77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16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5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