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所得税预缴申报表,职工薪酬应如何填写。实发工资与个税工资之间是有风险比对的,那这个比对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今天也详细的给大家讲一下。 首先再次明确2025年17号公告的填表说明说的很清楚。填写的这两个数字都是会计口径的数值。一个是职工薪酬的账载金额,通常来说如果你账务比较规范的话,就是取数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今年的贷方累计发生额,下面的工资、社保、公积金、补充医疗、补充养老啊、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辞退福利等等全都包括在内,与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的职工薪酬明细表中的账载金额和基数会做比对。另一个是实发工资,只填写应付职工薪酬其中的一个二级科目。工资薪金今年的借方累计发生额不包括其他二级科目。他是没有扣个税,也没有扣员工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之前的数字。前一个账载金额是权责发生制口径的数值,后一个实发工资是收付实现制口径的数值。前一个账载金额类似企业的用工总成本,后一个实发工资是税前工资,而不是到手工资。在预缴阶段填写的这个实发工资的数字是比对的重点,具体怎么比对呢?想一下为什么要填这个数值啊,主要是怕你虚列工资税前扣除,少预缴企业所得税。早就已经设置过的监控指标,预缴阶段的所得税占比如果低于70%啊,也就是你的所得税主要都是汇算阶段交的,是会触发风险的。正常来说,既然你借方发了工资,那就应该做个税的扣缴申报啊。你的实发工资和个税工资应该是差不多相等的。如果实发工资数额很大,但个税申报工资很少,那就有理由怀疑,要么你是虚列的工资,要么是你工资薪金没有代扣个税。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期见拜拜! #会计 #会计实操 #知识分享 #工资薪金 #所得税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6: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9: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45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企业所得税年报,职工薪酬如何调整? 今年发放去年的工资,企业所得税前能扣除吗?工资遵循的是收付实现制原则。只有实际发放了才可以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第二条的规定,企业在5月31前向员工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准予在汇缴年度按规定扣除。没有发放的不得扣除,需要纳税调增。如果以后年度,例如2026年又把2024年的工资奖金发放了,在2026年汇算时,进行纳税调减。 我们具体来看看《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的“账载金额”、“实际发生额”、“税收金额”该怎么填写呢? 应付职工薪酬二级科目有很多但我们只需要看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数据。 计提工资在所得税汇算前发放: 例如,A公司2024年每月工资10万元,次月发放上月工资,2024年12月计提工资10万,在2025年1月发放。2024年1月发放了2023年12月工资20万。 第1列账载金额为:“应付职工薪酬"贷方发生额10*12=120万 第2列实际发生额为:“应付职工薪酬”借方发生额,实际发放了23年12月工资和24年11个月的工资,合计20+10*11=130万元 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照第1列和第2列分析填报。 税收金额是应付职工薪酬贷方120万。 因为2024年12月工资10万,在2025年5月31日前已经发放,是允许税前扣除。 2024年1月发放的2023年12月工资20万,在2023年所得税汇算时,已经扣除过,这部分不能重复扣除。 个人所得税跟工资实际发放相关,都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工资已计提未发放的,每月做0申报,什么时候发放,什么时候扣个税。 #年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职工薪酬 #工资#会计 @我要上热门 @DOU+上热门 @DOU+小助手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