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杜婉冬3周前
怎么就能知道饱、知道满足、不馋了? 链接不到自己的朋友不要指责自己,因为链接不到身体、链接不到心,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想要要什么,或许是为了应对童年创伤、为了“活着”而发展出来的“超能力”。 比如一個孩子经常被痛骂、指责、言语羞辱,就会进化出“链接不到心和耳朵”的能力。人如果一直太敏感,在恶劣环境里是会死掉的。麻木是自救,是对自己的仁慈,但这种麻木会习惯性延续在今后几十年的人生中。 有過创伤的人,只有看清楚“过去发生”和“当下”,分清楚“旧的信念和旧有关系里的人”与“真实的新的关系里的人”,用积极的、好的关系模式来一遍遍覆盖旧的创伤模式,才可能从麻木里被一遍遍的唤醒自己的感官。 如果不清醒的、清晰的分清楚过去和现在,还是惯性的用旧的模式对待新人,就會重复过去的伤害关系模式,感官还是无法打开,人还是无法敏感的,依旧会是麻木。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经常被忽略、或者寄养在亲戚家,比如在天气很冷的时候还穿着单衣冻的浑身发抖但没有大人察觉到。那么逐渐的,这样的孩子会进化出一个能力,那就是与身体失去链接。 娇气的孩子,是与身体链接紧密的孩子。 那些被关爱的孩子,对鞋子非常敏感,可能要试很多双鞋,最终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舒服的鞋子。 但不被关爱的孩子,是可以穿挤脚的鞋穿很久的,因为自己难受总好的过被骂事儿多、麻烦。 很多人失去了与身体的链接,因为从小收到的信息是,自己是最不重要的,身体更不重要,不要娇气,不要矫情,更不要给父母找麻烦,能凑合就凑合。 我之前总被说矫情,很多人受不了我吃火锅要带米饭、总强调要吃好的、要挑食,其实这样的人,自己是有创伤的,但她们没有觉察,她们习惯性的觉得:“ 我不可以矫情的,你也不可以挑剔,因为那样会给妈妈带来很大的麻烦。” 每一个孩子,进化出“失去链接”这个能力的时候,都是在潜意识里,给了妈妈最大的爱和包容: “妈妈你看,我可以凑活的,你不用管我,我不给你添麻烦,只要你不抛弃我就行。” 所以,那些被送到老人、亲戚家寄养的孩子,“失去链接”这个能力会更强一些,不会给任何人找麻烦的,因为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拖累、是负担,内心对父母充满了愧疚。 很多这样的孩子反而会吃的很胖,因为想要赶紧长大,好自己就能稳稳的站住,面对一切。 总怕对不起别人,总想让所有人觉得自己“好养活”、“不娇气”、“不矫情”的人,有没有想过,自己最对不起的人,是否就是自己呢。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60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9: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