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别做那个快乐的“行尸走肉” 凌晨两点还在刷手机的人,都该看看这个! 20分钟带你读懂《娱乐至死》:如何摆脱算法的精神控制? #娱乐至死 #注意力退化 #深度思考 #认知提升 #知识分享 #好书分享 #读书笔记 #停止精神内耗 #人间清醒 #算法投喂 #尼尔波兹曼 #数字排毒 #注意力危机 #算法陷阱 #碎片化时代 #精神觉醒 #认知升级 #读书分享 视频简介 你有多久没有连续思考一个问题超过10分钟了? 昨晚又是凌晨两点才放下手机吧?明明说好10点睡觉,却总是"再刷最后一个视频",然后一个接一个,直到眼睛酸涩才不甘心地入睡。如果这说的就是你,那恭喜你,你已经患上了这个时代最普遍的"症状"——一种比失眠更可怕的精神困境。 今天,我用一场虚拟对话的方式,带你走进尼尔·波兹曼39年前写下的《娱乐至死》。你会发现,原来我们以为的"主动选择"其实是"被动投喂";我们引以为傲的"碎片化学习"正在摧毁深度思考的能力;更可怕的是,当微软研究显示人类平均注意力已经降到8秒,比金鱼还短1秒时,我们依然在用娱乐麻醉自己,微笑着走向精神的坟墓... 【内容导航 | 本期你将看到】 • 为什么刷视频会上瘾?老虎机原理如何操控你的大脑 • 算法背后的真相:"推荐"还是"投喂"? • 碎片化知识的陷阱:为什么刷100个视频不如思考1个问题 • 注意力退化实录:从12秒到8秒,我们输给了金鱼 • "精神糖尿病"的症状:当你无法忍受60秒的独处 • 娱乐至死的终极预言:一切皆可娱乐化的代价 • 破局之道:如何在算法时代夺回思考的主动权 【互动时间】 看完这期视频,我想邀请你做一个60秒的小实验:闭上眼睛,不碰任何电子设备,就静静地思考刚才听到的内容。哪句话最触动你?你打算做出什么改变?如果你完成了这60秒,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 如果这期内容对你有启发,请不要吝啬你的三连支持,这是对深度内容最好的鼓励。也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下一期你想听哪本书的深度解读? 📚 本期解读书籍:《娱乐至死》 ✍️ 作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娱乐至死 #深度阅读 #认知觉醒 #数字排毒 #注意力保卫战 #算法时代 #精神困境 #独立思考
00:00 / 07: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听故事理解100个心理学术语《荷花效应》#心理学 #每天跟我涨知识 #知识分享 · 心理学原理: · 减少认知阻力: 大脑天生喜欢逃避困难、消耗能量的事情。宏大的目标会触发恐惧和拖延。而微小的目标几乎不需要意志力就能开始,有效避免了“启动阻力”。 · 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每天完成一个小任务,会不断给你正向反馈(“我今天又做到了!”)。这种持续的成就感会增强你的自我效能感。让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更大的任务,形成正向循环。 3. 一致性 over 强度安娜之前失败是因为她追求“强度”(周末狂画8小时),但这无法持续,且一次失败就会带来巨大挫败感。而荷花效应强调的是“一致性”(每天5分钟,雷打不动)。 · 心理学原理: 习惯的形成依赖于重复,而非单次量的多少。神经通路是通过频繁、重复的行为被强化的。每天坚持5分钟,远比一周一次坚持4小时更能有效地在大脑中建立稳固的“绘画习惯”神经通路。 4. 克服拖延症。拖延的本质,很多时候是对任务带来的不适情绪的逃避(如对失败的恐惧、对困难的厌恶)。 · 心理学原理: 荷花策略(微习惯)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工具。当任务小到没有任何威胁时,你就不再需要逃避它。就像安娜,她无法逃避“画一只眼睛”,因为这太简单了,简单到不值得去拖延。一旦开始,行动本身就会化解焦虑。 5. 复利效应在金融中,复利是指利滚利,初期看似微小,长期却能产生巨大收益。个人成长也是如此。 · 心理学原理: 每天1%的进步,看似微不足道,但坚持一年,你将会比原来的自己强大37倍(1.01^365 ≈ 37.78)。荷花效应就是成长的“复利”。安娜每天微小的画作,在时间的加持下,复利成了完成整部作品的巨大资本。 荷花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被宏大的目标吓倒,关注可持续的、每日的微小进步。信任过程,而非执着于结果。只要保证每天都有“荷花”在生长,哪怕只是一片花瓣,最终的绽放将是必然。 强大的力量源于积累。真正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闪电,而是无数个微小行动汇聚成的惊雷。 它融合了微习惯的策略、复利的思维、对指数增长的认知,以及通过降低启动成本来克服拖延的智慧,是一个极其强大且实用的心理行动模型。
00:00 / 08: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6: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