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2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17: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6: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7
00:00 / 5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4
00:00 / 09: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6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6: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四十年前我和妹妹从伊犁回内地奶奶家,那时伊犁没有火车,去乌鲁木齐坐长途汽车需要花三天的时间。 十四年前,我从内地回新疆,从乌鲁木齐去伊犁,坐火车需要十多个小时。 今年(2025年)我又回新疆,再次从乌鲁木齐去伊犁,这一次,我可以选择飞机,火车,高铁,和走高速公路。 我选择了乘高铁,高铁只需要五个多小时。 复兴号高铁在铁轨两侧的高山、峡谷、雪山、戈壁、荒漠间飞奔。我从座位上站起走向车厢门口,望着窗外向后移动的山川大地,站立了很久很久。我思绪万千,万分感慨。感慨祖国广阔美丽的山河,感慨新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感慨那些把青春献给新疆建设的我的父辈们,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机会再见新疆如此的繁荣辉煌,我的眼泪湿润了眼眶。 五十年代,我的父亲和母亲响应国家的号召,作为援疆的热血青年,相继在组织的安排下从内地长途跋涉几千公里入疆,参加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那时的他们互不相识,但都经历了从乌鲁木齐去伊犁的翻山越岭的一段被风沙刻进记忆的远征。老旧的敞篷卡车在戈壁腹地喘息着前行,车轮碾过搓板路,车身在颠簸中呻吟,如骨节作响。窗外是单调的戈壁荒原和远处悠悠的驼铃声。 听我妈妈说,那时在颠簸晃动的车厢里挤着一群沉默的或是抹着眼泪的支边女青年,她们怀揣着干馕与失落,感觉来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因为这里的艰苦与荒凉远远超出她们当初的想象。但我那倔强的妈妈却暗自鼓励着自己:“既然选择了来新疆就决不能后悔”。 父亲曾给我们讲述的他当年来新疆后面临的一桩桩艰难困苦的故事,此时此刻在我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帧一帧的画面。可以说路途中每一粒扑进车帘的沙尘,都曾是裹着游子望不到尽头的叹息。那四天三夜,是车轮与大地之间一场漫长而疲惫的较量,也是远处驼铃声陪伴他们进入梦乡憧憬美好未来的永恒记忆。 我的父母亲在之后漫长岁月里,为新疆付出了他们的青春和对新疆所有的热情与力量,同时也收获了我们姐妹几个疆二代。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 ,我坐上了乌鲁木齐开往伊犁的银色长龙,耳机里放着刀郎的歌《去伊犁的路上》。五小时的光景,竟如白驹过隙。窗外风景疾速流动,一座座天山雪峰在蓝天下耸立,丰饶的绿洲田园如画卷舒展,温柔地熨帖着每一个旅行者的目光。#新疆旅行日记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刀郎《去伊犁的路上》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25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1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4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