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课本剧#家国情怀 排演课本剧感思 排演《大青树下的小学》这部课本剧,是我与孩子们双向奔赴的完美体验。接到课本剧排演任务时,我脑海就翩然浮现——爱国爱校的家国情怀主题。 一、从文字到舞台:想象的落地与情怀的具象 选中这篇课文,我脑海浮现的画面是活泼与欢快,自豪与兴奋的。心中盈满着“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你我他”的信念,脑中运转着如何实现爱祖国与爱四小的完美跨越与结合。而排演的过程,就是将这种想法“落地”的过程。通过四个小学生亲手用纸板做出少数民族的头饰,亲身感受不同民族的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游戏,与另外四名四小穿校服学生的问好对话,牵手共同演唱《爱我中华》民族经典歌曲,让“民族团结”这个宏大词汇,化作掌心真实的温度和舞台上灿烂的笑脸。第二幕,四个校服穿戴整齐的小学生踏着清晨之光,来到校园向鸟儿向花儿向老师问好,早读整齐背书,教室温馨清洁环境,课间操展示,体现我们小学风貌,让每个四小学生顿时倍感自豪,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尊敬自己的老师,爱护自己的校园。 二、角色适配:在扮演中理解,在演绎中共情 两个小主持人,生动而深情地扮演着每一幕的解说员。四个少数民族体现不同民族的学生,展示“民族团结”的主题,四个穿校服学生是四小的代表,展示“热爱学校”的主题,四个伴舞和四个动物扮演是为了让孩子更好体验山林的朋友和让更多孩子参与课本剧。当排演“山林里的朋友都被读书声吸引时”,那一刻,我们心中充满对学校、对知识和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三、团队协作:戏剧之外,亦是成长 师生同是第一次排演课本剧,这不仅仅是“演戏”那么简单从台词、动作、走位、站位、表情到幕后的幻灯片制作、音乐插入、旁白撰写、分解台词与合成台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引领和团队合作。我们会为了一个动作反复练习,一句话反复讨论,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倾听、包容与互助。当最终的演出赢得掌声与肯定时,那份喜悦与成就感,属于舞台上每一个“他”和幕后的每一个“我”,这本身不就是另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吗?——我们每一名“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自我提升,绽放光彩。 排演《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个课本剧,我们变成了体验者,演绎者和创造者,让这篇经典红色意义的课文有了独属于我们三(3)班自己的温度与生命,这段体验让我们深信:大青树下的小学所传递的团结、友爱、宁静与美好,会如同那棵古老的大青树,在我们心中深扎根,愈繁茂。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6: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