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新皇宫(中) Dolmabahçe Sarayı (多尔玛巴赫切宫)是一座奥斯曼宫殿,主楼由两层普通层、一层地下室和一层庭院组成,功能上分为三个部分。(Selamlık)是处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地方,后宫是苏丹及其家人的私人生活场所,而两部分之间的“Muayede Hall”则是苏丹与国家要员举行庆祝活动和举行重要国家仪式的地方。 宫殿使用14吨黄金镀饰天花板,40吨白银装点细节,地面铺设数吨重的纯羊毛地毯。宫殿在功能和建筑结构上秉承了奥斯曼帝国宫殿传统和土耳其住宅“中央沙发、转角房间”的特点,并借鉴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西方建筑形式;通过将传统的奥斯曼艺术和文化元素与西方的理解相结合,实现了新的诠释。 宫殿里使用的大理石来自马尔马拉海,雪花石膏来自埃及,红斑石取自贝加蒙古城,门窗木材精雕细刻,地毯为土耳其传统工艺的地毯。还有各国行政官员送来的礼物以及西方艺术家的画作。 超赞礼仪大厅:世界上最大水晶吊灯重达4.5吨,它是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赠送,悬挂于36米高的穹顶下,搭配金箔壁画和纯羊毛地毯,极尽奢华。 这里融合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穹顶和立柱装饰繁复,是奥斯曼帝国举办国宴与庆典的核心场所。 作为奥斯曼帝国最后六位苏丹的居所,宫殿见证了帝国的终结。1889年至1922年,这里成为行政核心,举办国事活动并接待外国使节。所有楼层均铺有不同且非常华丽的木质镶木地板。现在的宫殿已变成博物馆,展示着奥斯曼时期的艺术品、来自欧洲和远东的珍贵手工艺品。 下一集我们一起去逛逛后宫,请大家记得收看哦! #土耳其 #海外生活 #旅行推荐官 #vlog日常 #抖音看世界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北原风2月前
叶卡捷琳娜宫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以南。1717年,是为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修建的夏日别墅。兼具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风格,是俄罗斯巴洛克式建筑的杰作。宫殿为两层楼高,周长近1公里,正面长达325米。主要由蓝、白、黄三色构成,据说分别代表着女主人蓝色的眼睛、白色的皮肤和金黄的头发。外墙的门柱及窗框上装饰着造型生动的雕像。宫殿内可谓是流光溢彩,有一条由金碧辉煌的大厅连接而成的“金色走廊”,各房间根据颜色的不同被命名为“红柱厅”“绿柱厅”等。主楼梯双向采光,装饰有洛可可风格,楼梯两边摆放着大理石雕塑“睡觉的爱神”与“苏醒的爱神”。 主要房间有琥珀屋:位于宫殿北侧,由琥珀和黄金装饰而成,总共使用450千克琥珀,是宫殿内最奢侈的房间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大厅是殿内最大的房间,面积达8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举办官方招待活动、庆典和宴会。天花板上是18世纪意大利画家朱塞佩·瓦莱里亚尼创作的“俄罗斯”“和平”和“胜利”寓言画。里昂厅位于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套房内,以金色为主色调,使用大量青金石和丝绸作为装饰,房间内挂着意大利画家费利斯·夏沃尼的《天使拉斐尔之死》和圭尔奇诺的《利比亚女巫》。蔓藤花纹厅呈新古典主义风格,墙上绘有各式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物。天顶中央的绘画以“帕里斯的评判”为题材,描绘了帕里斯将金苹果交给美神阿芙罗狄忒的场景。 1741年,彼得大帝之女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登上皇位后,授权对庄园进行扩建,天才建筑师巴托洛米奥·拉斯特利将其前任的设计改头换面,使其焕然一新。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颁诏将原来呈几何形布局的花园改建成时髦的英国式园林。1917年俄罗斯帝国灭亡,叶卡捷琳娜宫被改作博物馆,次年6月正式向公众开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宫殿遭到严重破坏,1957年开始重建。1990年,包括叶卡捷琳娜宫在内的“圣彼得堡历史中心及相关古迹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00:00 / 08: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5: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