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9
@清心@2月前
【六首夏末诗词,唱尽暑日余韵】 桐阴带润蝉吟急,荷净含香鹭浴轻! @核桃树下读历史&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当空气中的炽热悄然褪去,夏末的诗意便在字里行间晕染开来。 古代诗人用妙笔捕捉这个时节的独特韵味,留下了一首首动人心弦的篇章,让我们能透过文字,触摸到夏末特有的温度与情思。 1.《夏末野兴》: 半世天涯倦远游,还乡不减旅人愁。 数声相应鸠呼雨,一片初飞叶报秋。 山坞风烟僧院路,河梁灯火酒家楼。 绝知雪鬓宜蓑笠,分付貂蝉与黑头。 南宋大诗人陆游闲居故乡,夏末抒怀,赋诗吟咏,倾诉着自己的人生况味。半生漂泊,即便回到故乡,那浓浓的愁绪仍是如影随形。夏末的雨,在鸠鸟的呼唤中落下,一片悄然飘落的叶子,带来秋的讯息。诗人将自己的羁旅之愁、人生无奈,与夏末秋初的自然景象相融合,景中有情,情中含景 。在这夏末悠闲的时光里,默默感慨着岁月的流逝,故乡虽然近在眼前,心中的怅惘却难以消散,时时挥之不去。 2.《晚 夏》: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 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 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 谁怜信公道,不泣路歧中。 唐代大诗人刘得仁的这首晚夏诗作,开篇便将时光流逝的紧迫感传递出来。傍晚的西风,宣告着夏日即将离去,半年时光转瞬即逝。山光愈发浓郁深沉,树叶也即将染上红意,季节的更迭在他的笔下如此清晰。作者由景及人,联想到自己学识不足,面对众多才士自惭形秽,又羡慕老农能迎来秋天的丰收,而自己却功业无成。这种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是古代文人共有的情怀,在夏末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显得愈发深沉蕴藉。 3.《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 此地折高柳,何门听暮蝉。 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空感迢迢事,荣归在几年。 唐代大诗人朱庆馀在夏末秋初,与友人分别,心中满是凄凉,因而赋诗叹息。依依折柳送别,这古老的习俗更添离情别绪,暮蝉的鸣叫,也仿佛在为这场离别吟唱悲歌。遥望着洞庭湖的壮阔景色,心中却是对未来的迷茫,不知何时才能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夏末的离别,不仅是与友人的分别,更是对前途未知的忧虑,让这首诗充满了伤感与期待交织的复杂情感。 4《晚 夏》: 榴结累累实,藕花坠粉红。 燕飞江面雨,鸷匿树稍风。 片片云将白,滔滔水未穷。 芙蓉向日色,倾耳听南鸿。 明代诗人薛雍从细腻的景物入手,展现了夏末秋初的独特景致。石榴挂满枝头,藕花褪去粉红,一盛一衰,尽显时光痕迹。燕子在
00:00 / 06: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