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38
欣赏太白诗。这是诗仙赠诗圣的诗。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伟大的诗家,虽然在年龄上李大杜小,相差了十一岁,但他们却成了忘年交。对诗歌艺术的狂热喜好和高深造诣,使他们成为了志同道合的知交,共同的远大抱负、正义立场以及在政治与仕途的失意境遇,更使他们情同骨肉,终身不逾。这高尚的友情同他们美好的诗歌一样,垂诸千古。 诗的意思是:至今还记得,在饭颗山上与你相遇,刚好是正午太阳当顶,你头上戴着竹笠。请问兄弟,你我分别后为何如此消瘦?怕是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过辛苦了。 诗的前两句李白用铺叙的笔法来描绘自己在饭颗山上遇见头戴竹笠的杜甫的重逢情景;后两句为李问杜答,新颖别致,给人以亲切之感,似是玩笑话其实为肺腑之言。全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塑造了杜甫苦心作诗的形象,同时也暗寓自己同样“为作诗苦”,情深意重,体现了李杜之间的真挚友谊。 此诗幽默诙谐,甚至滑稽梯突,这并不是李白嘲讽杜甫作诗拘束迟缓,更不是李白看不起杜甫。深情坦率才幽谐,《戏赠杜甫》的“戏”只是好朋友间的游戏文字,谑而不虐,体现了李白对杜甫的知己和关爱。一方面杜甫“穷年忧黎元”,写作极认真,身心俱疲,并且仕途坷坎,穷困潦倒,可能营养不良。李白深知这些,而自己的处境也不比他好,所以与其达观些,随便些,更显真情。这末两句实际是李白以此劝慰杜甫,诗歌当不了饭吃,不要为了写好诗太苦了自己,要注意自己的。其实李白同样也是“为作诗苦”者,共同的爱好,习性及共同的甘苦,才有这共同理解的似是玩笑而实为肺腑之言。李白是把人生与诗情揉得最好的人之一,从本诗中可见一斑。 #每日古诗词 #中华文化传承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2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57
00:00 / 06: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1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97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