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听反中产幻想名曲NFR 看女词人打雷写巨婴男 hello 来填坑了 这次是我之前发的飞机云歌词解析评论区里 一位同学给我出的命题作文 打雷姐的Norman Fucking Rockwell 这首歌无论旋律 歌词还是立意 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满分作品 没有拿格莱美令人费解 但确实 这首歌的深层含义是有些敏感的 今天我们就来听这首歌聊聊歌词 学学英语 首先看歌名 可以理解为去他M的Norman Rockwell 所以这个人是谁? 他是美国一位20世纪早期的男性画家 大量作品都描绘了美国中产阶级理想化的生活 但事实上当时美国正值政治分裂与文化冲突时期 真正的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是和他笔下的美满相去甚远的 因此在这首歌里 这位画家作为一个意象 成为了虚假粉饰「美国梦」的化身 而打雷姐在这张专辑中所展示的态度 则是反中产幻想 反男权男凝的 man-child 这个词在网易云上的翻译令人尴尬 其实指的是心理或行为上不够成熟的成年男人 简单点说呢 就是巨婴 head in one's hands 这个短语之前我们在插排的歌里学过 并不是什么血X的万圣节造型 而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表达 意思是双手抱头 形容人处于悲伤或绝望的状态 know-it-all 是一个复合形容词 看起来好像是说万事通 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表达讽刺和贬义 用来形容人自以为是 而歌词里提到的Laurel Canyon是一个洛杉矶地名 这里曾经诞生过很多著名摇滚乐队 暗指对方身上有些古早文艺青年的酸臭 talk to the wall 一般指对牛弹琴 在歌里表达对方在处于一种无人理会的尴尬状态 前后两句生动刻画了一个自以为是、自诩文艺 满嘴陈年烂谷子 其实人人厌烦的爹味男形象 要不怎么说打雷是个女词人呢? so we can use them like: The man-child, a total know-it-all, kept talking to the wall about his ridiculous theories while everyone else sat with their heads in their hands. 那个自以为是的巨婴,一直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那套离谱的理论,但在场0人在意,其他所有人都绝望地双手抱头脚趾抠地。 #打雷姐 #lanadelrey #NFR #美国梦 #学英语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5
00:00 / 05: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0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51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ベルベットの祈り”Velvet no inori 主题歌 梶浦由記/小川範子 这首歌翻译过来叫“天鹅绒的祈祷”也有叫“绒布兔子的祈祷” 根据童话故事“绒布兔子”的原型而作 非常凄美的一首歌, 故事讲述了一个作为圣诞节礼物被送给小男孩的绒布兔子。 兔子与皮马(房间里最古老、最智慧的玩具)成为了朋友。 皮马告诉它一个深刻的道理:“当孩子长久地、真正地爱你,不是你仅仅作为一个玩具被玩弄,而是‘真正地’爱你,那么你就会变成‘真的’。” 随着男孩生病了(猩红热),兔子也在此期间一直陪伴他。 康复后,医生要求将所有可能携带病菌的玩具烧掉,其中包括这只破旧的绒布兔子。兔子伤心欲绝。在被丢弃在袋子里等待焚烧的前夜,兔子为自己曾经的“真实”与“被爱”流下了一滴真正的眼泪。 这滴眼泪落下后,奇迹发生了:破旧的绒布身躯化作真正的生命,它在森林中奔跑,从此,拥有了心跳。 标题中的“ベルベット”(Velvet)在这里直接指向了童话《绒布兔子》的主角——一只用绒布做的、渴望变成“真实”的玩具兔子。 这个意象是理解整首歌的关键。 愿你也能遇见,让你从“天鹅绒”蜕变的人。 因为被深爱过,所以我们便不再是芸芸众生 PS:中间高潮部分两把小提的重奏好听到爆炸 #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 #抖音音乐新风向 #音乐就要这么玩 #二次元 #动漫音乐
00:00 / 05: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