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8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4
领略持续音的 暗涌冲突之旅 (德沃夏克 -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Op.95 第四乐章) 德沃夏克于1893年在美国纽约创作了他的《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第四乐章标注为 Allegro con fuoco。这一乐章自开头便以 e小调确立了激情四射的基调 铜管齐鸣的强劲和弦伴随着短促有力的动机,仿佛宣告一场激越的旅程即将展开 此曲表达了e小调的两种形态(自然小调 vs. 和声小调)之间来回切换,以满足不同的表达需要和和声功能: 自然小调(natural minor/Aeolian mode)富于民谣色彩,使用了小调第七音级【(还原)D】 ,听上去更冷峻、远古的风格 📌属功能的延迟解决:不论是原调的属功能和弦(9-24小节)、(70-78小节),还是属调(b小调)33-41小节,通过“属持续音”把属功能和弦的刻意延长,让到主和弦的解决被延后,加剧了听觉的期待 📌持续音(Pedal tone):主要分主、或属持续音,可以是单音延长,也可以不间断重复,和声在带持续音的情况下进行,但持续音不变 📌它可以是和弦音或外音,过程中或与其他和弦音有抵触,但也因此产生更复杂的音响变化 📌一般来说,持续音的加入,削弱了和声进行的音乐推进力度,使不同和弦的音响能"粘合在一起",给予听众音响的多样性 📌Em(v,属和弦,5⃣级):小三和弦的结构,加上(小调)第七音级没有升高半音形成“导音”,使“属—主”的音响张力解决弱化,营造了冷峻、惆怅的弱释放感 📌和声小调(harmonic minor)强化导向、制造张力 📌当乐曲需要进入功能性更清楚的【属–主】和声进行,或要突出导音至主音的回归时,第七音级的D升高半音至♯D(导音) 📌正因为有导音,才会有和声小调、旋律小调、自然小调等调式之分 📌古典音乐里凡是提到“小调”,乐曲里的内容能包含所有的小调调式(自然/和声/旋律),因应不同片段使用 📌第 16 小节,和声进行到属七和弦 B7(B–♯D–♯F–A),为重回 e小调做准备 📌自然小调的纯朴质感与和声小调的浪漫戏剧性在同一篇章内交融,形成了一种古典与民族、东方与西方交汇的独特风格。时至今日,这段寓意探索与怀乡并存的音乐旅程,仍是交响音乐会中最为动人的曲目之一 #德沃夏克 #古典音乐 #乐理 #和声曲式 #和弦 #音乐赏析 #管弦乐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1
00:00 / 1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