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常面临对方伪造证据的情形,采取以下法律对策可以有效应对。 一、明确举证责任原则。民事诉讼普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但存在七类无需举证的情形,包括自然规律、众所周知的事实、法律推定事实、经验法则推定事实、生效仲裁裁决确认事实、生效裁判确认事实及公证文书证明事实。 二、把握证据“三性”质证标准。质证应围绕三性展开:真实性要求证据非伪造;合法性要求证据取得方式符合法律规定;关联性要求证据与待证事实存在直接联系。 三、针对虚假证据的具体应对措施。1. 质疑签字文件真实性。质证时明确对三性不予认可;当庭提出笔迹鉴定申请,提交签字背景说明以支持鉴定启动。2. 应对签字被套用情形。向法庭提交原始签字文件,申请法院调查证据所涉履行情况,要求在庭审笔录中载明保留追究伪证刑事责任的权利3. 处理受胁迫所签文件,应另行提起撤销权之诉或确认无效之诉。 四、应对证人虚假作证。对未出庭证人的证言,应明确表示三性不予认可。对出庭证人,审查其作证资格及作证程序合法性;指出其与当事人间的利害关系;通过细节质证揭示证言矛盾;要求记录追究伪证刑事责任的声明。 五、法律后果警示。提供虚假证据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当事人应坚决通过法律程序维护权益,在诉讼中注重将法律主张与证据规则相结合#律师教你打官司 #青羊区律师 #成都律师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
00:00 / 1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8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74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