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67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我给旺家布置的作业,她一直以为是学校统一的、老师要求的,做了两年才发现,同学做的好像跟她的一样。而我忽悠小二做作业,到现在都没成功。 有人说旺家学习那么认真,一定是个学霸。一二年级是不允许考试的,成绩怎么样还不好说。虽然没有考试,但我大概也能推测她估计是班里第二梯队的中部偏后一点。按网上的小学排名,她的学校在区里也是属于第二梯队的。这么一算下来,旺家肯定不是学霸,是典型的普娃。 说一句扎心的话,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读书。这句话之所以扎心,不是因为大家不知道,而是因为大家知道,却不愿意相信。毕竟“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最基本的愿望。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 "邓宁-克鲁格效应",说的是认知偏差会让人高估自己或孩子的能力。一个小孩是不是学霸,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即便能够一眼看出来,“孩子是个普娃”,这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年人不想接受,又必须接受的事实。 这两年来与其说我是在辅导作业,不如说是我俩在磨合。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我既要调整预期,也要调整方式。 我不是专家,也不是圣人。我跟绝大多数的父母一样,辅导作业时也会爆炸,会拍桌子,会吼孩子。吼了就吼了,我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老子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凭啥要求我所有的教育方式都恰到好处。 对于孩子的学业,我觉得父母最应该想清楚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天赋、代价和预期这三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孩子的天赋在出生的时候就确定了,那么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来达到你的预期,这是父母该权衡抉择的事情,不应该去逼孩子。 比如说花钱请名师辅导,代价就是你的钱。又比如让孩子接受大量的应试训练,代价就是孩子的快乐时光。如果你愿意付出这些代价,你就去鸡。但如果你并不愿意,而孩子的天赋又已然是那个水平,你的预期还那么高,最后的结果必然不是孩子崩溃就是父母崩溃。 虽然我给旺家布置额外的作业,但跟鸡娃的的父母比起来,我的力度还是非常小的。我没有在她幼儿时期就抓着她启蒙英语,也没有一上学就报各种班。甚至为了能在周末带她去玩或者徒步,周末我都不报班。之所以没有鸡她,正是因为我接受了她是个普娃这个事实。 现在也一些父母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觉得学习成绩无所谓,孩子身心健康就好了。我觉得这也是很幼稚的观点。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社会文化下,除非孩子不走高考这条成长路线,否则长期成绩差还想保持身心健康,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小型生物 #内容启发搜索 #幼小衔接 #小学 #作业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48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11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